美文网首页
标签化时代:地域黑是我们难以抚慰的悲哀!谁让“毒舌”钻了心?

标签化时代:地域黑是我们难以抚慰的悲哀!谁让“毒舌”钻了心?

作者: 浅笑若晚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09:50 被阅读0次

谈及地域歧视,我们总可以想起耳熟能详的句子,“上海人都很刻薄小气抠门?”“河南人喜欢偷井盖儿?”“广东人什么都吃?”“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新疆盛产小偷?”“苏州人就喜欢郊游扫墓?”人们对于某些地区的刻板印象甚至都根深蒂固,现实生活中招聘不要山东河南的,贷款不贷款给福建人,娶媳妇不让娶苏北的比比皆是,有一档节目曾经调侃“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 “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似乎很多人根本就没拿地域歧视当回事儿,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但当歧视转移到自身时,又变得特别敏感。不难看出,中国的地域歧视也存在着明显的“歧视链”。

在当下,最明显的歧视链是“城市歧视农村”。这种歧视源自城乡二元体制,城市人是吃“商品粮”的高等人,这种不平等也由此延续下来。在上海话中,一直有一个最为显著的歧视词语“乡窝宁”,意思就是乡下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农村户口的政策倾斜,现在对于农村的歧视现象已经减弱了很多,但仍然应聘时对农村户口不予录用等类似情况存在。

另一条显著的歧视链是“本地人歧视外地人”,这种歧视是伴随着近30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产生的。最为典型的就是2005年深圳龙岗警方悬挂的横幅“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不只是在深圳,河南人每到一地,当地人都用异样眼光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著名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

类似的还有安徽人,因为安徽人大量去上海打工,而被上海本地人称为“白完”(安徽省的简称皖)。不过现在,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歧视,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不局限于针对特定地域人群,比如北京人口中的“外地X”,上海人口中的“硬盘”。

还有“富裕地区对贫穷地区”的歧视,这是最古早的地域歧视。在中国,不仅省与省之间存在这种歧视,就连一个省内部也不可避免的因为经济状况踩来踩去。比如江苏省,长江南岸的城市相比长江以北的城市更富裕一些,由此形成了“苏南人”对“苏北人”的歧视,江苏省也被称为“内讧最为严重的省份”。

同时,还存在着“中央对地方的歧视”,被歧视的还是上海和广东这两个相对发达的地区。1990年,电视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就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就叫王沪生。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

而在春晚舞台上,广东人的形象基本可以总结为普通话不好、傻里傻气、俗气……而且出现的角色也以暴发户、骗子为主。除此之外福建全省、广东电白也都曾因电信诈骗而躺枪。

全世界都有地域歧视存在,为什么中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不仅仅是因为有历史传统,也因为有现实因素的左右。

地域歧视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客观差异因为人的刻板印象而变成了地域歧视。在中国的地域歧视中,最明显的特点是,不会将原因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会笼统地推到地域,环境等更虚的社会因素。动辄拉上整个省份的人垫背,这种标签化造成了地域歧视的流行。

同时,地域歧视固然与各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差异存在关系,但最密不可分的是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本国内部,还是国际之间,受歧视的一方的经济水平多比较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剧了中国人的“嫌贫爱富”。

经济基础带来的地域歧视,只要经济条件改善总有淡化和解决的一天,人为制造的区域不平等则不然。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歧视,比如城市歧视农村、中央歧视地方,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经济水平差异,而是歧视性制度的存在。比如很多地方针对外地人的人口管理政策,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无论是在教育、就业还是各方面的社会福利,都会因为这些制度造成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原有地域偏见的基础上,更会催生出地域之间的相互敌视。就像是很多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也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

总的来说,因为没有真切地损害他们的利益和名誉,人们认为这种开地图炮、搞地域黑的行为,更多是一种调侃的话语体系,认为这其实无伤大雅,并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用这种标签判断人、选择人。“毕竟,在网上说话与现实做事总是有区别的”。

但是这其实是很不友好的,且并非没有危害。首先,会影响我们对某地域人的判断和态度。虽能理性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地域妖魔化总归给了我们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会挤占舆论空间,影响网络生态,妨碍事实的严肃讨论。地域妖魔化导致一部分人动不动就开始“地域黑”。地域歧视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反地域歧视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社会课题。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呼吁反对地域歧视、抑制地域歧视,他说“如果放纵地域歧视问题愈演愈烈,会使它将来成为社会不稳定和撕裂的巨大因素”。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对待地域歧视有一个严肃正确的态度,不要让地域歧视愈演愈烈,影响愈来愈大,如果大家有什么有关地域歧视的想法,欢迎留评同小编交流。

相关文章

  • 标签化时代:地域黑是我们难以抚慰的悲哀!谁让“毒舌”钻了心?

    谈及地域歧视,我们总可以想起耳熟能详的句子,“上海人都很刻薄小气抠门?”“河南人喜欢偷井盖儿?”“广东人什么都吃?...

  • 地域黑,最低等的标签化行为

    公众号:军人九条命 一、 5.1假期,东北人着实又火了一把,先在海南“摘了一串香蕉”,后又在广西“摘了点豆角和苦瓜...

  • 当风吹过竹林

    他,腹黑而毒舌,深爱着她却又忍不住去戏弄她。他,阳光而温柔,每次当她难过时,总会默默的安慰她。而她,面对腹黑而毒舌...

  • [格调]:你一定想不到的美国社会阶级的真相

    毒舌指数:★★★★★ 实用指数:★★★★ 趣味指数:★★★☆ 豆瓣评分:7.8 标签:社会、文化、品味 读这本书是...

  • 地域标签化的乱觞

    这半年里,我碰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和陌生人第一次交流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询问对方来自哪座城市,如果不是自己期望...

  • 当我们在谈论星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不相信星座,客观的说,我不相信一切把人标签化的东西,包括把人群按照年龄,地域,文化层次分类,我都难以接受,人类是...

  • 我这一生

    是谁让我难以记起 又是谁让我 难以忘记 谁能笑着让雨湿了心芽 能过去的当然能过去 不能过去的也仍然要过去 人总是在...

  • 嘿!你遇到过“地域黑”吗

    地域黑=黑地域,黑这里是动词,抹黑的意思。所谓的地域黑指由于地域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差异而导致的地域歧...

  • " 毒舌化"的好女孩

    01 如果善良是每个人应当坚守的初心,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别人的恶毒永远抱以忍让?如果与另一个人更深入地交往必然...

  • 看舌断阴、阳、寒、热、瘀

    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苔有胃气,蒸化而来,胃虚则蒸化无权,看舌辩不能反映真相,舌者心之官。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标签化时代:地域黑是我们难以抚慰的悲哀!谁让“毒舌”钻了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u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