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调]:你一定想不到的美国社会阶级的真相

[格调]:你一定想不到的美国社会阶级的真相

作者: 芝士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5-12-19 15:34 被阅读3619次
    566e6a8651e3520231000494.jpeg

    毒舌指数:★★★★★

    实用指数:★★★★

    趣味指数:★★★☆

    豆瓣评分:7.8

    标签:社会、文化、品味

    读这本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作者给美国社会分为九个等级。

    本书中,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

    主要内容

    1 社会等级是个敏感话题

    尽管绝大多数美国人感到,他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中,他们甚至怀疑,正是对社会地位的种种顾虑,左右了置身其中的人们的言谈举止。然而迄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依然显得暧昧可疑,并且经常是过于敏感的。时至今日,哪怕只是稍稍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也能大大地激怒别人。

    尤其在美国,等级这个观念相当令人尴尬,有的社会学家甚至把社会等级称作“在美国遭禁的思想。”通常,哪怕这个话题刚被触及,人们就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实际上,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人们恰恰暴露了对社会等级的敏感: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

    请不要低估这个国家那些恶劣的乃至罪恶的行为背后,纯粹的等级妒忌所产生的力量,以及对官方宣称的阶级平等神话的幻灭引起的恶果。谁若将自己诱人的轿车停在一个大都市的街道上,返回时却发现车窗被砸得粉碎,收音机天线被拦腰折断,谁就会理解我说的话的含意。

    那么,美国社会里一共存在多少社会阶层?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可以给美国社会分为九个等级。

    2 美国社会等级解剖

    (1)“看不见的顶层”(像洛克菲勒家族,川普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尔特家族等)。他们的钱来源于遗产继承,所以无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么庞大,但若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就不能位列这一等级,尽管他们的巨额收入和挥金如土的消费可以使他们模仿这一等级的身份。这一阶层的人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他们在媒体与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隐入山林、销声匿迹了。

    (2)上层。这是一个富有又看得见的阶级,可能是大银行的主管,还喜欢参与国会某委员会的事务。尽管这个阶级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得自继承,但他们自己也从工作中挣得相当多的财富。家中“访客”川流不息是上层万无一失的身份标记,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空闲的卧室,以及一应俱全的饮料,食品,游戏,派对等等,可以让客人们随心所欲地休闲娱乐。

    (3)中上层。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其等级标志是阶级性生活的纯洁,另外他们在住宅里留有不少空房间,以备大批“夜客”涌入时,能模仿上层阶级好客的派头。这个阶级是“角色保守”的一群人:男人决不家务,而女人的就业范围则不外乎新闻,戏剧或房地产。对于中上层阶级而言,一切都是游戏(实为“生活的游戏”)。

    (4)中产阶级。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中产阶级总是为自己的品味、以及这些品味究竟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忧心忡忡,因此总是将自己与想象中的金钱、权力和品味的拥有者联系起来,他们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还习惯性地拿自己开玩笑打趣。

    (5)上层贫民。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它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边还会勒一根皮筋。六十和七十年代的经济萧条使部分中产阶级陷入贫困,并逐渐演变为上层贫民阶层。他们同中产阶级相比,区别在于更加缺少自由和自尊。这个从前的下中产阶级,如今的上层贫民,他们独有的焦虑是害怕丧失或降低等级地位。

    (6)中层贫民。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可能是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中下层贫民特有的焦虑是担心丢掉工作,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通常是因为老板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太严酷,总被别人当成任性的孩子一样对待。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他们对生活心存怨恨,而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

    (7)下层贫民。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几乎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也正是这一阶层,承担了美国社会中最低下的工作。下层贫民的特征是:明显地对就业感到不稳定。这个阶层包括非法外来人,如墨西哥的水果采摘工,以及其他一些移民工人。他们的特征是疏远和孤独,内心的苦痛是感觉到自己可能永远挣不来足够的钱或者自由。

    (8)赤贫阶层。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隋、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这个“看得见”的底层出没在充斥着廉价酒吧、乞丐、酒徒的街道上,是随身携带购物袋生活的人,是在公共场所长篇大论地向听众诉苦的人,是那些从纸袋裹着的酒瓶子里喝酒的人,是那些出于渴求别人的认可而当街“表演”的人们。

    (9)看不见的底层。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渡过一生的阶级。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我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当过失和苦恼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人们就沦为“看不见的底层”,要么整日守在福利机构的房间内,要么想方设法让人弄进一处公共设施,至于那是慈善机构还是管教机关,对他们来说并不那么要紧。

    3 行走社会如何“以貌取人”

    为什么敏锐的人能在一瞥之间判断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他捕捉哪些特征?

    各个阶层中都不难发现容貌姣美之人,但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层等级的标志。如果上层人士与阶层较低的人结婚,他们通常只会选择美人。大体上说,长得漂亮的人往上走,与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结婚,而容貌丑的人一般与低于自己阶层的人结婚。

    微笑作为等级标志,意味着“不要笑得过头”。贫民阶层的女士比中层和上层阶级的女士要笑得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一方面,她们喜爱展示自己漂亮的牙齿(当然是假的),另一方面,她们沉浸在那种急于告诉别人“我今天很快乐”的文化里,大多数时候会忍不住流露出带有防范性的乐观主义。

    在美国,有等级地位的人也很少会是粗短的小个子。而且由于62%的美国人体重超重,所以,以示区别的一个不费力的办法就是身材苗条。身材苗条是上面四个阶层的一致目标,赤贫阶层和“看不见的底层”通常不会有什么赘肉四处炫耀,多数超重的人属于三个贫民阶层。

    爱丽森·卢莉在《服饰的语言》(1981)中认为,“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在颜色上,藏青色属于中上阶层,而紫色则属于贫民阶层,除此之外,颜色越柔和或黯淡越有档次。

    4 关于精神生活上的区别

    鉴于美国是个如此年轻的国家,根本没有一个世袭的等级和封爵制度,也不存在王室加封荣誉的传统,甚至连一条众人皆知的可以往上爬的社会阶梯也没有。因而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更加依赖自己的大学体系,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利观念,建立社会等级机制。

    只不过,无论你进的是一所好学院还是坏学院,是一所好的还是坏的预科学校或高中,你读的几乎就是一块阶级招牌。不管是不是读完了都无所谓,因为上等阶层读书的兴趣很快就会过去的。

    贫民阶层会翻阅的书籍多数仅限于《每周世界新闻》、《明星周刊》之类的期刊,这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窥视欲望,因为此类书籍给贫民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权力的假象,使他感觉到,正是他在掌握着那些大人物,或者他起码可以决定谁会成功谁会失败。

    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心理环境,各个阶层不仅阅读不同的东西,而且,作为这种阅读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不同的东西。

    两个高高在上的阶层,其实并没有多少观点和看法可言。少数他们喜欢说的观点之一就是: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另一个是:西装革履绝不能被忽略。除这两条之外,他们就没什么成型的信念了。他们甚至像中上层阶级那样,不相信文化。或者假如他们相信文化,也只喜欢有其他货色伴随的文化。

    5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语言是判断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地位的最有效的工具。《美国的炫耀》的作者约翰·布鲁克斯曾说过:“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

    语法在中产阶级和下层之间划出一条界线,发音和词汇的选择将上层阶级与中产阶级分隔开。例如,用来表现(或显示)自己的“文化经验”的词语,比如crepes(法式薄烤饼),中产阶级常常读成“craypes”,还有上层阶级常说的“司机”(driver),在中产阶级那里成了show-fur。

    上层和中层有一套特别的词汇来描绘乏味的或令人不快的社交场合。他们会说“tilesome”(令人疲倦的)或“tedious”(冗长的),而比他们阶层低的人会说“boring”(没意思)。当他们说“upset”(沮丧)、“distn3ssed”(郁闷)甚至“cross”(烦恼)时,下层人会说“angry”(生气的),“mad”(气死人)或甚至“ssre”(闹心)。

    除上述内容以外,不同阶层间的语言差别还有很多,只须稍稍注意一下各个阶层使用的日常习语有什么区别,哪怕是最感情用事的人也会信服,这个国家不但有一个严格的社会等级体系,而且,那些语言学意义上的等级界限几乎是不可跨越的。

    格调

    作者:[美] 保罗·福塞尔

    延伸阅读

    保罗·福塞尔(PaulFussell),作家、文化批评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修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福塞尔的写作题材宽泛,包涵18世纪英语文学研究、美国等级制度评论、战争记忆等。福塞尔在1975年所著的《“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a href="http://www.zsreader.com/home">芝士阅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
    <a href="http://www.zsreader.com/home">芝士~不止书摘,发现更大的世界</a>
    下载客户端:<a href="https://itunes.apple.com/cn/app/zhi-shi/id976992946?mt=8">iPhone版</a>和<a href="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mrocker.cheese&g_f=991653">Android版</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调]:你一定想不到的美国社会阶级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ap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