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投资
端午情浓--“灵魂趣谈”感录

端午情浓--“灵魂趣谈”感录

作者: 谷衣裕灵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08:59 被阅读0次

    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没有被粽子香包围,而是被书香环绕,被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互动中所产生的共鸣所感动。因为,在这样的天朗气清,甚至有点酷暑难耐的日子里,我与林老师促膝长谈半日有余。

    林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感恩林老师,生活中最大的贵人,给我最春风化雨的影响,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文学文字。

    初中时候,我在离我家三四公里的一个普通中学---榜头中学,在那里面求学求知,度过了我青春期最活力也最叛逆的四年时光。

    初中一二年级,林老师教授我所在的2班班级的语文课。老师的课堂,很是有趣,旁征博引,充满人性的温度,于平和和从容中,不时透出难掩的睿智的气息。

    人说,语文是外延就是生活!没错的,林老师的课堂就是体现了如是原则。人教版选录的每一篇教材,在林老师的按照“作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等的原则的阐释下,既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又别有一番生活的意趣。

    09年,我从榜头中学初中毕业。距今算来,倏忽而过11个年头了。时光呵,它单单是有脚,它有着像最快的运动员一样,飞奔的矫捷快脚。

    在这11年里,我和林老师,连同这次,先后见过三次面。第一次在2016年,我到了恩师的老家的宅子;第二次,我去找,刚好遇到老师在安溪凤山,遂一路同往,在山路环绕和爬坡过坎中,将心中的话,头脑中的想法,通通说个痛快,交流个痛快,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了。

    最后一次,就是今天,在端午节的这次“灵魂谈话”。

    说这是一次灵魂的交谈与对话,我看是一点都不为过的。我们谈了很多很多,而我对我最有启发意义的是一下的几个方面,堪称经典,句句值千金。

    一、过了花期的怒放,虽美不艳

    “我想,在我们的生命里,在合适的节点,做适宜的事情,是很好的选择和安排。该到学龄,就去学校;是到了婚龄,就走入婚姻殿堂…”

    “老师,我听明白您的意思了。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大部分的平庸,其实总根源在这样的四个字:按部就班。我们上完幼儿园,就读小学,上完大学就找工作,工作稳定了,就结婚,一定年龄了就从职场退出来…我们都是在按部就班地完成生命里的每一个步骤,就像一个机器人,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程序中已然设计好的每一个指令一样。但是,人生有多种可能,人的生命周期,花期都不一样,这个我觉得不一定成立吧,或者说,不可能无差别地适应世间的每一个个体。”

    我说完了这一串话后,又举了周杰伦35岁结婚的案例,以期作为自己观点的小小佐证。

    “周杰伦这样做,包括他的一系列创作,其实都在下着‘冒险’的棋子,只是,他比较幸运,最后成功了。他的背后,是无数失败了的‘周杰伦’!”

    我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想到了之前的一句经典评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背后,是无数失败了的“莫言”。

    我想道理是一样的吧。也或许个体与个体,因为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特质,因而丝毫不具备可比性。

    “过了花期的怒放,虽美不艳!”老师最后总结到。他的话,给我极大极大的生命的触动,关于理想,现实,生活,生命,还有背上的为人儿女的沉甸甸的责任…或许,很多时候,太一厢情愿的一意孤行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时运在某种程度上扮演“催化剂”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但是,其中我心中有着我的一个终究想法:过了花期的怒放,虽美不艳,但是,相比于周遭的万花的平庸凄寂,它反而是一枝独秀!

    二、别忘了给它来个“临门一脚”

    我们谈着谈着,谈到了继续升学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我和我的恩师,是有着差不多的一致的看法的,那就是不要忘了给它个“临门一脚”。

    林老师的比喻,一如他语文课堂的风格,非常的浅显易懂,但却意味深长。

    老师的所谓“临门一脚”,让我想到了踢足球的场景。是啊,这两三年来,我一路的“带球”和“传球”,现在好不容易,冲破了层层的阻隔,对方的球门已然在望,这时候不给它来个狠狠的,拼尽全力的“临门一脚”,岂不可惜?

    是啊,生命的每一个转角,时不时需要让自己积蓄能力,来个狠狠的“临门一脚”!

    三、关于“木桶理论”的别样解读

    木桶理论,可谓经典。但是,我们往往将之解读错了。如果一个空地上,只放着一个木桶,我们自然而然会关注那片最短的木板,并想方设法地把它补齐。

    但是,林老师提出了“转桶再看论”!想想看,如果你把木桶转一圈,或者,一个空地(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里有非常多的这样的木桶,那么我们重新在这样的群体转动起来,拼凑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长的和长的合缝,成了一个圆周,短木板同样可以和短木板合群,形成自己的圆圈。如此来看,我们都不会有所谓的木桶和短板,有这样的短板出现,是因为我们将木桶,将短板,放错了位置。

    由物及人,这个世界里,也有很多的所谓“偏才”“怪才”和“奇才”的人出现。他们就像十二年教育一贯制中的偏科生,他们就像不合规于“木桶理论”的。于是,他们都被削去了棱角,胡填海塞的,这时候,学校就像模具加工厂,学生就像厂里的模具,规格、尺寸甚至是“颜色”和兴趣点以及平衡点都必须整齐划一,全部学生,最好都是9A的,都是“直A生”。

    或者,在现在的环境下,“中庸”和“不偏不倚”,以及在此思想影响下的,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各科平均发展”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然,世界有“奇才”“怪才”,而少“全才”,硬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才”,其实也就是把学生往“庸才”之路赶了。

    对“木桶理论”的另一维度的解读,于今天的教育改革是有一定启发作用的。之前,一部热播剧《恰同学少年》,非常精彩,我前后总共看了7遍。每看一遍都会引发我不同角度的思考,社会制度,阶层分化,教育策略与人才培养,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

    很多理论的解读和阐释,是带有一定人为意志的色彩的。真正好的解读,或许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独有感受,去不断丰富之,阐释之和创造性地转化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情浓--“灵魂趣谈”感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u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