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恩日新】文中一开始作者描述的应该是大部分有娃家庭的日常吧,我们看为日常,因而没有深思其中的问题。当然也有人会认为情绪一来哪能控制得住?是的,是很难,但可以操练,让无意识的发火或任凭自己说些毫无智慧的话,慢慢养成有意识的去控制情绪,思考言语如何表达更有效果。
作者带我们思想我们每日这种无理智且无效的言语和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若自以为义,就觉得人人都应该效法你——因此就变得苛刻,好论断,且不断落入失望中。若够谦卑,看到自己多么需要恩典,就能够恩待别人。承认别人的挣扎也是自己的挣扎,就能以上帝的恩典去怜恤对方,而不是用上帝的律法去拷打他。我对别人的反应是否合宜,端在乎我对自己的看法是否准确,这当然也需要上帝的恩典。
附后经文马太福音23章,看到耶稣在指责文士和法利赛人,我的心也是虚的。“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䍁子做长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外在行的好,谁不会呢?然而只有主耶稣才知道我们的内心,而且祂看重的也是内心。我行的好是为了别人的评价吗?还是内心对主的回应带出来的行动呢?若单单只是在人眼里行得好又有何意义呢?
【太23: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