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文字,触动我的内心。
一则是工作:
一位同行的感慨:对案件,我们办的是别人的人生。都说心在案里,情在案外,但是谁能分得清!
这位同行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对案件付出的非常多,有很多是当事人无法看到的。当事人能看到的工作,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们在意裁判的结果。为什么我们特别在意?
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我们认为应该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结果,但最后不是,我们不是能气出心脏病么?
我们为了案件,整日整夜不能休息安眠,有时候外人说一句,又不是自己的事,把心放宽,尽心就行了。
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尽心,我们要的是结果。如果结果不理想,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做了无用功。对我们绝对是一种打击!
就像一个案情事情证据确凿、单人单案的刑事案件,庭前对被告人进行多次辅导,给法官多次沟通,就是为了被告人开庭的时候认罪态度好,能在量刑基础上,减少几个月的刑期。
结果多次的奔波,抵不过被告人在开庭时一句对犯罪事实不认可的话。
庭后再去会见,问为什么要这样说,被告人告知,是同号的其他嫌疑人教给自己的,说这样说能判的刑期短。
急不急死人?就这样,多日的奔波就黄了,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基本上是争取不到再次开庭的机会了。
如果真是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对这个结果,反而会自己安慰自己,但是对受人之托的事情,我们真正的做不到情在事外!
还真的只能对自己说,认真做好每一件自己经手的案件!
二则是孩子:
朋友圈一位同行发了和孩子一起吃冰激凌的图片,配文字:孩子说我吃的太快,不会享受!
其实,对于每一位要以工作谋生的家长来说,能静下心来陪孩子,真的是一种享受。恨不得,把陪孩子这一天的一举一动都留作镜头定格。
就像这几日因为疫情困在家里,我本来计划把收藏的几本书都看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结果孩子说妈妈你陪陪我吧,陪我学习都行。
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提出的条件是陪着学习都行。我都心疼孩子!
孩子一句话,我改变了计划,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他们的课本。
孩子给我讲,我给孩子批改作业。
短短几天的全职陪伴,发现孩子懂的真多,有时候,不去用心,真的不能说服孩子,不能让孩子对我们自己作出的决定心悦诚服。
即使有时候孩子表面不反对,但是内心,也是不认同我们的做法或者行为的。
这几天的生活,让我对自己之前行为进行了反思,应该慢下来,陪着孩子长大,享受这个过程。
三则是和父母有关:
朋友圈配图刷屏:娘在家就在,母亲去灾日,我也接了、我也转了之类的图文。
其实,转这些,不是说多迷信,而是只要和父母有关系的,中年人都转了。因为我看到的多是中年人转发。年轻人一般不转。
我分析:中年人转发,一部分是子欲养儿亲不待,有些遗憾在里面。一部分是庆幸自己有能力养父母,而父母正好健在,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年轻人不转发,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迷信。甚至鄙视这种转发朋友圈的行为。
我问宝儿,你会不会转发这类为父母祈福或者去灾的信息?
宝儿一脸不屑的看着我:这都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你觉得我会转发吗?
我问为什么?
宝儿说,这是一个虚无的东西,转发的人一般都是比较空虚的。用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信仰,不是更好吗?该有的灾难,转发信息能避免吗?该来的福气,不转发就不会降临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浮野之萍,还转发朋友圈公布于世,不是显得自己更空虚么?
然后加强语气给我说,我不会转发类似的任何信息。
我认可宝儿的说法。其实我也从来没有转发过类似的消息。
我也是觉得做好自己就够了,生活是过给自己感受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一般没有时间看朋友圈。
今日看了,像阅览奏章一样,哈哈,有感,而发上面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