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太多的来不及,来不及拥有,来不及享受……
往年清明节这天,我都会陪先生给婆婆、公公去上坟,大哥驾车拉着我们到公墓。摆上贡品、烧纸、大家跪地给父母磕了三个头。在这阴阳两界里,我总会喃喃自语:“娘,天堂里也有车来车往,你和爸爸团圆了,已到换季的日子里,外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暧花开,春意盎然,记得换上薄一点的衣服。
时光倒流,三年前的那一天,我在班上,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声音是那样的沙哑。“咱娘住院了,情况不大好!”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电话已断线。愣在哪里的我,不知所措,手机一不小心掉到地下。说来也巧,财务上本来只有我们两个人,碰巧那天同事兰休息,我一个人上班实在不好请假,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火烧火燎的,坐立不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好不容易挨到下班。
下了班后,我风风火火地赶到医院。大哥在医院陪护,看到婆婆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头顶的一侧还放着监护仪。大哥和我详细说明了情况,我顺便把尿袋放干净。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兄弟三家人,不分昼夜,轮流陪护,陪护的日子里,扶婆婆翻身、敲背、擦背、用棉棒沾上香油清洁口腔、打流食、换纸尿裤、倒便盆。婆婆生前最爱吃烤地瓜,我用吃烤地瓜的方式唤醒她,跑了大半个县城买来了还热乎乎的烤地瓜,但这一招也没能唤醒已经陷入昏迷的她,婆婆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记得我初到婆家时,有一次削苹果,刀子拿反了,是婆婆手把手地教我削,开始削下的苹果皮不但带有很多果肉,而且果皮削着削着就断掉。而婆婆却面带微笑,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说:“不急,慢慢来,熟能生巧。”非但没有嫌弃之意,还教会我如何使用家里的电器,如何制作面食和简单的女红等等。
记得那年家人聚餐时,大嫂说:“娘,你看俺爸也走了一年多,我和老二家,你自己选,你想跟谁住都行。”婆婆说:“我跟老二住吧,去你家是清闲(因为大嫂家的孩子上学住校)在老二家是累点,但是现在老二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扔了她不管,等着帮她带大孩子。你爸走了,咱这个家不能散了,别让人家看笑话。他大嫂呀,有你这些话,我就很开心了。”当婆婆说完这话时,我看到婆婆眼角挂满了泪水。
再后来,女儿的出生,是婆婆一日三餐做饭、洗衣、买菜。刚出院的第一天,婆婆就和我说:“这一个月,你啥活也不要干,把孩子喂好就行。我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在月子里干活,落下了一身病,现在我不能让你再落上病。”可偏偏我的身体不争气,在女儿两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小雨,我腰酸肚子疼,一疼起来就上厕所,一晚上也没怎么睡。第二天早上,是婆婆主动问我怎么回事,然后说:“这是月子着凉,还没有出一百天,能治好,听说有个偏方,用艾叶来熏。”
饭后的婆婆去楼下到处淘换艾叶,好不容易拿到艾叶后,婆婆中午提前去锅炉房拿烧红的砖头,把砖头上浇上水,放上艾叶,用布包扎起来,然后用铁掀端着从锅炉房走一百多米的路,再爬三楼到家。火热的砖头上冒着带有艾叶的青香味,是婆婆把砖头亲手放在我的腰眼位置,腰眼迅速热乎乎的。风雨无阻,就这样端了一个月的砖头,等我的腰好了,婆婆的白发又添了不少。那些日子里,潜移默化,婆婆的一言一行时刻感动着我,每每想起这些,我的眼睛就不由湿润了。
往事如沙,岁月如水,岁月洗涤了往事,沉淀下来的却是永恒的回忆。挥不去,忘不了。
我的婆婆我的娘,相信您在九泉之下,也会保佑着我们,家人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美满,孩子学业有成,工作顺利。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儿媳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