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作者: 江苏青蚨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11:23 被阅读4次

    母亲说,现在的孩子不得了,小丽两口子晚上下了班还开车去上海,就为了看一场游戏比赛。小丽是我侄女,她俩去上海看动漫比赛我是知道的,因为她们学的是动漫设计。不过在母亲看来,这似乎有点夸张了,一是母亲认为上海是很遥远的地方,二是在她眼里,与“游戏”这两字沾边的活动都不是正规事情,跑那么远去看一场游戏,有点过于奢侈了。

    是的,在老一辈的记忆力,去一趟上海,不是一件易事,我二爷爷一家在上海,我听老一辈说,过去去上海,先要在我们老家前面的西潮河坐船到盐城,在盐城轮船码头再换乘船坐到南通,到南通再换船过江,坐到上海的十六铺码头,这样的行程要耗时十天半月。我自记事起,印象中有“上海”这个概念是我三爷爷去世的那一次。那是1977年正月初七的晚上,我父亲的三叔,也就是我的三爷爷,在全家人都去队房大场上看戏的时候,一人在家悬梁自尽了。三爷爷家上有一个老太太,下有八个子女,最小的才几岁,全家十一口,吃饭是个最大的难题,真正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印象中,三爷爷总是肩膀上扛个笆斗,后面跟着会跟路的“小八子”,走东家串西家,整天跟人家借粮食,一家人的肚子好象从来没有饱过,让一趟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吃饱肚子成为压在三爷爷头上的一座大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自缢而去了。一家人呼天呛地也没有能挽回三爷爷的生命,第二天天一亮,家里人赶到镇上,给远在上海的二爷爷拍了个电报,让他速归。乡下风俗,人死了在家不超过三天就下葬,所以拍了电报以后大家就不停的站在屋后的路上向西望,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三爷爷已经下葬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三爷爷死后的第四天,二爷爷才出现在屋后的路上,泪眼婆娑,跌跌撞撞的哭着往回赶。

    二爷爷说,他第一天接到电报,第二天一早就往盐城赶,到盐城天已晚了,第三天再等盐城开往乡下的班车,那时候的班车一天就那么一两班,就这几十公里的路,往往也就要一天,到了家乡的镇子上,再步行往家赶,那时候不象现在,镇上没有“踏客”的,乡下人上集镇都是用脚来丈量,所以二爷爷赶慢赶,到家已经是三爷爷去世的第四天了。那时候,我才几岁,不知道上海在什么地方,反正知道是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好东西,有我最爱的有大白兔奶糖。二爷爷每次回来,都背一个大包,那是庄上人托他买的东西,有大运河肥皂,塑料凉鞋,的确凉布料,三角巾等,在今天看来,农村小店都有卖的东西,那时候只有上海才能买到。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时,宁靖盐高速刚刚通车不久,早上从县城出发,下午一点也就到了,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远,汽车当天能有一个来回。据说,高速没通车前,老家的汽车去上海,走的是204国道,在南通渡船过江,要到晌午才能到上海,汽车当天是赶不回的。后来,去上海的机会多了,次数也多了,感觉车是越来越快了,一般早上出发,中午到上海吃中饭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了,而且也不要到盐城去转车,在家乡的集镇上就可以乘上直达上海的车。再后来,苏通大桥通车了,这对我们苏北的人来说,去上海又快了一大截,再也不要从江阴大桥绕行过江了,自己开车去办事情,离家不远就能上沿海高速,三个小时就能到上海了,当天一个来回已经很轻松了。

    歌曲《从前慢》里有句歌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都慢”,如今,日色还是那个日色,却变得不再慢了,盐城去上海的高铁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不久就会通车,到时候,盐城去上海的行程只需一小时,我们盐城人去上海,早上在家不慌不忙的吃个早饭,坐火车去上海吃中饭是个定儿当滋的事情,比以前去县城还方便,这听起来让人似乎有点恍惚,但这样的日色却真真切切的来了。这不是日色变了,是时代变了!改革开放以后,忽如一夜春风来,日色变得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城的面貌也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驶上了快车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我相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盐城与上海,与世界各地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近,盐城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前方,还有更好更快的道路等着我们去践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yz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