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口,人人都想跟挖金矿大赚一笔,但总有一些人盲目的去追,导致失败,直到负债累累。
我一个朋友B,正是瞄准口罩这个“风口”,在疫情最凶猛的时候投资了几百W。一心想赚大钱的他,亲眼见证了口罩从“印钞机”变成“垃机”的全过程。
2月底B高价购进几台口罩机,当时机器还没安装好,就有订单找上门,如此“钱景”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于是不惜成本的组织人手安排调机,试产,量产等事宜。
谁知新机器还是有不少的毛病,自己又不懂,师傅们只能照着说明书去弄,机器硬是折腾了6天,才勉强量产。但问题又来了,这时的热熔布涨价了,还要现金拿货,量少的还要排队等,在等待2天后,热熔布一下子涨到8W/吨。
最后B心一狠,高价也要拿货,他对手下讲“现在时间就是金钱,越早出货赚的就越多”。
货到后,不料机器毛病又来了,要么是牙轮不紧密,要么是走线热合不好、不能准确将橡胶条送到位,导致废品产生等等,来来回回折腾又浪费了不少时间,等一切准备好量产的时候。
此时有不少同行大资本进入,行业渐渐趋于饱和,口罩价格开始大幅下降,甚至到了不到1元的价格区间,热熔布的价格也随之下降。
不少同行开始打价格战,B眼看国内销不下去了,国外疫情爆发又让他看到了机会,他想尽办法找出口的单子。
嗯,出口单子是有,但大都是小单,大单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外商都找国内有资质的大厂合作(B这种半路出家建起来的小厂,人家都不想鸟他)
而且,小单也有不少“倒爷”存在,倒爷们压价都很狠,除此之外货款还要转手,还要交税,还需要办理各种出口认证的批文等。
在跌跌撞撞中,B内外销都不顺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亏得一塌糊涂,现在他把设备卖了,剩下的原料也处理了,几百W的投资只收回30W,这几个月来他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一辈子的积蓄付之东流,还欠下一屁股债。
最后B总结出这几点;
1、不要贸然进入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尤其是大家已经熟知这个行业疯狂赚钱时,说明市场已经饱和或开始走下坡,一定要谨慎进入,因为我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有限,小白进场90%都会被套住。
2、一定要行业内的人员合伙做生意
3、要懂技术,更要懂那个行业的标准
4、销路一定要是正常的销售渠道,而不是紧急事件产生的渠道。
5、开车可以追风,做事业不能追风跟风的去追逐红利,到头来也只能沦为韭菜。
有句话说得好,当别人都去挖金矿的时候,稳赚不赔的一定是卖铲子的人!
为什么?
就拿口罩这个“红利”行业来说,其实风险最小、稳赚不赔的是那些服务商,因为办口罩厂需要各种资质证件,且手续麻烦,当国内的证件都审批下来的时候,人们纷纷转向出口,服务商办出口证件又稳赚一波,卖设备的也是。
因此,在这个浮躁、人人都想一夜暴富的时代,做一个卖铲子的人,往往比一股脑去追风口挖金矿更稳赚不赔!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起再来看看当年的案例。
网约车大战,谁稳赚不赔的赚钱?
网约车大战,乘客超低价坐车,司机收入一般(即使高也是短暂的),但真正赚到红利的是那些不起眼的舒适坐垫和汽车腰背靠枕,当年火的都脱销。
外卖商战中谁在赚钱?
外卖大战,最赚钱不是餐馆、不是外卖小哥,而是电动车行业。同理,电动车行业这个金矿咱普通人参与不了,那就去“卖铲子”,做外卖餐饮盒。
之前我认识一个餐饮生意红火的老板,直接改行做起了外卖打包盒的生意,赚的轻松而且数额大。
短视频风口下赚钱链条
只要有人做短视频这个行业,就一定会使用到工具支架、摄像设备、第三方软件平台等。那么,你给客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你赚钱的一把好铲子。
思路决定出路
很多人只看到挖金子赚钱,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挖到金子?所以,人一定要具有逆向思维;
但凡去挖金子的人就需要工具,挖金子的前端市场需求很大,所以后面就必须得有“铲子“供应。
而对于提供铲子人来说,这个行业没有什么新闻效应,很少有人说卖铲子好赚钱。
因此,默默无闻的“卖铲子“,避开竞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创造出自己在这一个小领域里的品牌,闷声赚大钱。
你是否能受到启发,举一反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