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型思维】永远对未知充满无穷的好奇心,这样的人永远都是有希望

【成长型思维】永远对未知充满无穷的好奇心,这样的人永远都是有希望

作者: 孔永惠暖阳在心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20:27 被阅读0次

人类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既不是能力也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人类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一、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固定型思维的最本质含义就是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

成长型思维,是他认为自己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就这么简单。

如今的我,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学习,虽然有时并没有得到显著的结果,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学习的话,我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而我的大脑也会像长久没有开动的汽车一样,早早的报废了。

我总是对未知的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看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总是有一探究竟的念头。

比如,最近,有人找我帮忙做一个清洗家电的海报,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于是,我根据过去的经验,以为需要使用专门的制图软件,而我并不会用它,于是我回绝了。

后来,当我在一个学习的社群里,看到很多人都在发布带有个人信息的海报,这让我意识到,有些技能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

而按照我以往使用手机达成目标的经验,我在“应用商店”下载了专门制作海报的APP,然后,又这儿编辑一下文字,那儿替换一个图片的。很快就完成了一个我想要的海报图片。

在整个过程中,我就是运用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即勇敢地迎接挑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并且带有些许的冒险精神,充分开动了大脑的运转模式,于是,我很快就学会了一门新的技能。

这份成就感给予了我更多的信心,让我再次意识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生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二、固定型思维的辨认

当我们提到固定型思维的时候,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夸某个人很聪明。似乎他的一切结果是上天的赏赐,他就是那个最幸运的人。

所以,一个有着固定型思维的人,无法接受失败的结果,更加无法容忍他人的成功,因为别人的成功会威胁到他,让他觉得自己一旦不如他人,自己就一文不值了。

所以,这样的人总是会把自己擅长的事情挂在嘴边,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赞扬。

我自己也时不时地会被固定型思维所“蛊惑”。

特别是遇到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我会认为自己即使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甚至反而会带来更坏的结果。所以,那时的我,做起事情,就会有各种杂念涌出,态度也很敷衍。

而遭遇阻碍时,也会采取自我保护或者轻易放弃的选择。

比如,还是那个做海报的例子。因为我的预期是自己没做过,所以,就早早地放弃了。只是后来看到别人都能做,才让我意识到有些问题没我想象的那么复杂,我才又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

三、成长型思维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

我常常去看中国乒乓球比赛,不仅因为他们总是能够获得令人炫目的成绩,而且还被他们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鼓舞。

2019赛季,中国男乒的球员中,谁的冠军数量最多?

毫无疑问,那一定是许昕了。29岁的许昕,宝刀未老,在2019年的比赛中三线作战,从男单到男双再到混双,许昕经常一日三赛,号称是中国男乒的劳模。

一个29岁的老将,许昕在这样的年龄如此拼搏,如此努力,带给球迷和观众很多感动,实属不易。对于许昕的表现,球迷和观众纷纷点赞,表示:“许昕真的太棒了,一个赛季打了这么多的比赛,而且都表现不凡,收获了这么多冠军,令人震撼。”

对于自己的成绩,许昕曾经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收获这样的成绩,我对于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会继续努力和拼搏,我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会依然选择战斗。”

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看到“努力”、“拼搏”、“选择战斗”等话语,这些话语无一不在显示着许昕就是一个具备十足的成长型思维的人。

特别是这一年,从6月份日本公开赛一直到12月份的总决赛,在樊振东、马龙状态不佳的半年时间内,许昕扛起了中国男乒的大旗,捍卫了荣誉,在樊振东、马龙相继恢复、复出的时候,又在自己的双打领域继续保持全胜。

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无一不在显示着成长性思维对于一个人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告诉你“明天的你会比今天更优秀”,你还会那么介怀今天的挫折吗?

《终身成长》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决定你成长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

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维模式的差异也许才是人生的分水岭,比如,你更关心别人眼里你是否聪明,还是怎么才能变得更聪明?你想变得完美了再参加比赛,还是想在比赛中变得完美?

成功往往是一时的,而成长才是一辈子的,况且没有成长,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型思维】永远对未知充满无穷的好奇心,这样的人永远都是有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ct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