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故城忆往昔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3-04-27 00:15 被阅读0次

    春风又绿赵河岸,闲来漫步寨墙上。看到后河学校南边寨墙上、河湾里芭茅在生长,一簇一簇的,郁郁葱葱,迎风飘舞,思绪一下子回到1990年在县一高中上学时的情景,时常晚饭后,踏着夕阳,到这里散步玩耍,斜晖脉脉,河水潺潺,睡在寨墙坡上,任思绪纷飞,芭茅见证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同伴在这里谈心交流,留下诸多美好回忆。

    现在,土寨墙改造成砖城墙了,清澈的河水已经不再清澈了,河面变成了小河沟,因为上游有橡胶坝,所以流下来的河水很少,一脚可以蹦过去,河滩变成了青青河边草,却没有见羊儿在吃草。

    再往西走到了三街的林场,地被人圈占,河滩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芭茅一墩一墩的,生命力很旺盛,在沙滩里,像卫士守护着这片河滩。

    以前上高中时常有学生说,你算河里芭茅哪一墩呢?就是说的不服气的话,“你算老几啊”的意思。现在看来,哪一墩生长的旺盛呢?哪一墩被人砍伐了呢?哪一墩被人用火烧焦的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年年岁岁河边长,岁岁年年人来看,芭茅见证着春夏秋冬,见证着岁月年华。

    走着走着看到河边长着一簇芦苇,挺拔直立,迎风招展,颇有古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浪漫境地。以前在家里水坑边,水塘里常有芦苇生长。能织苇子席,夏天铺着很凉爽,大哥在家就会用芦苇编席,暑假时我也跟他学,只可惜没有学会。

    以前地里生长有紫穗槐,枝条有指头粗细,柔韧,可以编箩筐,用来装粪,装红薯,装玉米,是居家生产劳动常用的工具;沟边儿种的还有白蜡荆,枝条再细一些,柔软,可编筋条筐,装上油条,走亲戚,农村手艺人也多,就地取材,制作生产生活用品。

    在河里没有见到刚柴,有点儿遗憾,在我们家乡的饶良河,生长有刚柴,细高挑,坚硬,可以织成箔,铺在床上,因为那时间没有床板,我96年结婚时用钢柴制作了一个棚,覆盖上报纸,把大梁取平,覆盖上报纸,房顶就不往下掉东西了,也算是一种简单的装修,不亦乐乎?

    1988年,在一高上学时,星期日不回家,常去学校南边赵河里面洗衣服,刷鞋,洗澡,玩耍,河水清澈,鱼儿畅游,鱼儿还会咬脚指头,痒痒的,似与玩者相乐,河水唱着欢歌,一路向东。

    河上大人们在洗衣服,小孩子们在摸鱼,戏水,玩耍,欢声笑语飘荡在上空,静谧安逸舒适。晚饭后一簇一簇的学生到寨墙上放风,望远,既可以仰天长啸,又能壮怀激烈,慷慨悲歌;排解学习的欢乐忧愁。也能说尽心中无限事,尚可排解少年维特之烦恼。

    午饭和晚饭后可以在一高校园里阅报,报纸主要有《人民日报》《文汇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看报纸的学生有很多,能够了解外部世界,谈论天下时事。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买的有《辽宁青年》,《故事会》《青年导报》,传来传去大家都可以浏览,里面的故事情节绝对可以治愈我们的精神内耗,可以说是强心剂。

    清晨在操场里跑步,步履铿锵,好似沙场秋点兵,跑完步以后,到教室里去听收音机上播放的流行歌曲,并且学唱,音调悠扬,就像黄鹂鸣翠柳。学唱的流行歌曲主要有《少年壮志不言愁》,《黄土高坡》,《酒干倘卖无》,《雪山飞狐》。一切停当之后,读背语文或者英语,长篇大论的古文诗词,英语课文就是在这时间学会积累而成的。我们深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990年春节的时候,电视上播放《康德第一保镖传奇》。电视剧上的主题曲《只见君去不见君还》、片尾曲《情哥哥的心思猜不透》主题歌是"情哥哥心思猜不透"---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儿,花芯儿芯儿的脸庞,红嘟嘟的嘴儿,妹妹和情哥一对儿对儿,刀压在脖子上也不悔……片尾曲是范琳琳唱的"不要逼我说话"---不要逼我说话,心中只有一个他,清清一口水,心中只有他的影……故事情节感人,音律清新,因为喜欢,也因为是爱情歌曲,更因为我们的年龄处于情窦初开,春心萌动,所以班里的同学大多都会唱。

    天马行空,怀抱利器,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我不怕之雄心壮志,不吝笔墨列方程,笔耕不辍攻理化,唇焦口燥读政治,朗朗上口背英语,恢恢乎游刃有余于字词句篇中,学亦精心练亦早,博采深思,熟能生巧,快乐时光伴我行,青春作伴恁留恋。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荏苒光阴转瞬即逝。年过半百华发生,一样悲欢逐逝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游故城忆往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db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