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读书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9 |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9 |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作者: 定投人生总站 | 来源:发表于2021-12-19 00:18 被阅读0次

关注《定投人生总站》公众号,每天免费更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所有内容。


本期我们要打磨的概念是:自我驱动力。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所面临的共同尴尬:

都听说“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六年(还不算幼儿园就可能已经开始学了),竟然就是搞不定英语,这是为什么呢?并且还通常是“全方位搞不定”——听说读写全都不行。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我是朝鲜族,有那么十来年,我生活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我们老家,很多人都是“天生”的双语使用者——你很容易想象的,其中当然甚至包括一些智障的人,他们也一样是双语使用者(貌似很天然)……

更夸张的是(细想的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在我们老家,若是你在街上看到一只狗,然后你对它说:“오라!오라!”它就摇着尾巴过来了——这明显是“朝族狗”么;它要是不理你,然后你就对它说,“过来!过来!”于是,它就摇着尾巴过来了——这明显是“汉族狗”么;然后,无论你说“오라!오라!”还是“过来!过来!”它都会跑过来冲你摇尾巴的——那明显是“双语狗”么!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而且肯定还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过分)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

我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于是,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想得更为深入,不过,说实话,它也困扰了我很多很多年——因为总想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2011 年的时候,我在上海的一个 TEDx 会场做过一场演讲,当时我有一个两年前的解释:“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教傻的……”2016 年 11 月 19 日,我在网上做了一场讲座,《人人都能用英语》,现场 5.2 万人在线听。在讲座里,我给出了一个七年后琢磨出来的另外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本质的解释: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于是,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少数)最终“学”会了呢?对他们来说,那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想想看吧,这是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源?

在学外语方面,我个人天生条件真的不是很好,甚至很差。我很久以前是唱歌跑调的(拿着吉他纠正了许多许多年到现在算才勉强凑合),所以,我在辨音方面一直是很差的;并且,我的语音短期记忆力很差,人家听一遍就能顺下来的曲调,我得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反复记忆才行……你想啊,这在学一门外语的时候得有多吃亏——事实上,这许多年过去,我的发音依然不标准。

但就是这么天生条件差的一个人,在“用”英语方面毫不含糊。为什么呢?因为阅读对我来说就是刚需,我就是很痴迷于阅读,乃至于读书几乎是我个人最大的“娱乐项目”,连影视都要排在其后。若是你问我身上哪个部位残疾了最痛苦,我一定会回答“眼睛瞎了最痛苦”——因为无法阅读了。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决定此后虚构类的就直接看影视了(阅读上就不再选择小说什么的了);而非虚构类的,无论多贵多难搞,我都要直接阅读原版,而不是译版。

这一下,“用英文阅读”就成了我的刚需——不读不行啊!脑子会“饿”、心会慌。于是,这么多年就一直“用”过来了。刚开始也费劲啊!可那一点“麻烦”挡不住我啊!因为“读完”对我来说是刚需啊!正在挣扎呢,有人喊我去吃饭我都嫌耽误事儿……英语这东西,我说的真不好,可你想啊,对我来说,“说英语”真的不是很刚需,比“读英语”的刚需实在是差太远了。

你看,“刚需”多重要!

再看看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是不善于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直到水落石出。可你身边也一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为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这个解释在这里依然同样合理,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得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可偏偏好像整个教育制度在这个能力上彻底失灵——可偏偏还真的就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地习得了这个能力,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对那少数人来说,“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得要死。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接下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他们,因为那可是刚需!

上文里就有明证。分析对我来说就是刚需。若是我认定某个问题需要一个解释,那我就会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这个过程很可能长达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你看,七年后我的结论相对于七年前的结论,又进步了一大截,又精准了一个层次。

我的前老板俞敏洪同学有一句著名的话:

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儿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 

当年我还在新东方的时候,见到很多同事把这句话当作俞敏洪同学给员工、给学生洗脑的工具而已。很多人不明白,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鸡汤”,其实常常是很朴素的、很锋利的方法论——只不过,“优秀”并不是他们的刚需,所以,他们不可能到达“优秀”,于是,他们体会不到那“鸡汤”的朴素与锋利,进而反向到达一种“自证预言”必然自证的境界……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是刚需。你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是你有机会与他们沟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我在面试的时候,总是问这个简单的问题:

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做到过最好?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

什么是牛人?一般来讲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罢……但这么多年过去,早就习惯了。

有个这样的段子:

某人四十多了还碌碌无为,于是跑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然后问:“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哥们说,那就先听坏的吧。算命先生说:“坏消息是,你四十岁之前穷困潦倒……”那哥们眉头一挑,问:“那好消息呢?”算命先生幽幽地说:“四十岁之后,你就习惯了。”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为什么又加了个定语“正确的”呢?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很显然,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有“吐槽”的刚需,不抱怨他们就难受,“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感觉要爆炸”,而吐出来之后又“感觉被掏空”。再比如说,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把“活在过去”当作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他们总是慨叹“世风日下”,他们无法乐观对待未来,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对人脑的认识突飞猛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这样的:

大脑是可塑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大脑,宏观上来看终生可能没多大变化——毕竟脑壳的大小、形状貌似是一成不变的;但若是从微观上来看,大脑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这事儿——连灰质厚度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的。也就是说,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它竟然还可能被自我塑造。

在我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机理: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别着急,这是明天的话题。

思考与行动

有什么技能是你自己一直想学好却从未成功的呢?尽量都罗列出来。

相信我,几乎你罗列出来的每一项,背后起码都有一个“缺失的刚需”,否则你早就“翻山越岭”、“不辞辛苦”、“不屈不挠”、“上下求索”地搞定了罢?

然后看着每一项再仔细想想,那个缺席的刚需究竟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锁定那个刚需,让自己认同那个刚需,把那个刚需植入到自己的脑中,进而让它重塑你的大脑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9 |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eb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