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同事突然探过头来,带着些许关切地问:“你股票回本了吗?”我无奈地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作为股市的资深韭菜,我的投资之路是一波三折,最近几年过得特别惨。
2014年接触基金,开启了基金定投,2017年买房的时候卖出,收益率还不错。我尝到了投资的甜头,等过段时间缓一缓,攒攒有点钱了,我再继续基金定投事业。
后来2019年手里又慢慢有点积蓄,本来想再次进行基金定投,但是看着周边的同事都在玩股票挣了不少钱,我急于求成,一边继续基金定投,一边盲目抄作业买入股票。
可能是赶上了好时机,在刚入市的时候,赚了点小钱,然后觉得自己好厉害,一股脑的把剩下的所有本金和收益全投入股市,忽视了风险,结果现在亏的一言难尽。
可能前期亏损太多,导致心态也不好,总想着抄底跌幅大的,结果跌幅大的继续跌,继而创新低。导致了高风险资产仓位太高,并且大部分都埋在了高高的山顶,现在还在深渊的坑里趴着。
现在回头看,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懂,也没学习相关的知识。完全是抄作业,一会跟着这个大佬买,一会跟着那个大V买,可能都好过一段时间,但是最终导致自己爆仓。
唐朝老师曾经说过,抄作业也分优、良、中、差四种境界。
优:某大V买了某公司,这家公司究竟有什么特点吸引到他了,我也要去看看。最终会不会买入或卖出,由自己的研究结果而定。
良:某大佬对某某公司的分析,逻辑清晰,估值合理。截至目前,我没发现什么逻辑和事实漏洞,我也买点儿。
中:根据我对某某的观察,他比较靠谱,我全盘拷贝他的持仓及交易。
差:某人很神,收益也确实不错,我挑一只出来抄,看看究竟灵不灵,灵的话跟着抄,不灵以后不信他了。
而我,恰好就属于抄作业中的差级,不知道对方的买入、卖出逻辑、持仓比例、持仓时长等等。
投资界有句名言:“凭运气赚的钱,也会凭自己的本事亏完”。每个人都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任何一分钱。现实确实是如此。
书中李笑来老师说:“你的投资依据必须靠且仅靠你自己的深入思考而得到,并且永远不要押上全部!”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
我明白,投资不是一场速成的游戏,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马拉松。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思考,不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面对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