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与初一数学教学衔接一些思考
徐建宇
不少家长都有怎样的感觉: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差别比较小,但一进入初中,成绩的差距就很快表现得特别明显。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出现了对初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难度、学习评价、学生交往、心理独立性等方面的不适应以及因不适应产生的反常、逆反、学习兴趣效果下降了、焦虑、浮躁等问题。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年级的差别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区别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细琢磨下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不小的变化;同时,因为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的差异,不少学生普遍面临心理不适应,产生过度的负担和压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问题。“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衔接。”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可能对其他方面的习惯养成起到引导性作用。学生受益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学习,更有可能是长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落实往往抓得比较多,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培养其自主思考、质疑探究、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这些好习惯对孩子就受益终身:自主学习,专注听讲,主动质疑、解疑的习惯;记笔记,整理笔记,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统筹安排时间,扬长避短,功底。了解自身学习习惯特点;收集、选择教学资源,使用参考书的习惯;自我反思、评价习惯,主动改错,不断进步,等等。
专家还提醒,初中教师对七年级学生的评价与小学教师对六年级学生的评价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如对课堂的要求、对作业的要求、对主动学习的要求等。
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的衔接与过渡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并得以实施和应用是小初衔接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试题命制特点的适应(题型、区分度、问题情境、考查方式);积极面对成绩呈现方式的变化;
初一老师要注意;1.温故知新2.树立自信3.取长补短我想无论是初中课堂还是小学课堂,培养会思考的孩子是第一要务。我建议我们能够从四个维度评价,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去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课不容易,它需要我们精心准备:学情、目标、导入、情景、问题、习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尽可能的形成“教、学、评”一致性,教什么?完全取决于学生能学会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学生的能力?如何走到哪里,取决于教师的功底。我们的课堂要有三个理念:元认知、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同时还要有三个意识:主体意识:学生;主导意识:教师;主线意识:习题。要想让课堂有效,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思维活跃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出良好的师生关系。结果性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教师要时刻关注“四基”落实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依然记得我说:学生要过“文字关、书写关、思维关、规范关。”教学最难的莫过于,沟通不畅,“我说的你听不懂、你写的我看不懂”,我感觉课堂要能够做到:“心理沟通、思维碰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