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墨戏人生:关良

墨戏人生:关良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8-31 11:11 被阅读0次
关良

关良是我国戏曲人物画的创始人。

1900年,关良生于广东番禹南亭镇,4岁时随家人搬迁至广州。

到了他十二岁时,全家又迁居到了南京,居住在两广会馆,在南京金陵中学读书。

会馆的附近就有一个戏台,各地的戏班常在这个小戏台演出。

关良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戏曲,课余时间常常画那些戏台上的人物。

1917年,关良随哥哥关德寅一起前往日本,准备学习化学。

到了日本以后,他认识了正在日本学习油画的许敦谷,也就是许地山的哥哥。

许敦谷发现关良很有绘画天赋,在许敦谷的鼓励下,关良下定决心改学绘画。

他先后进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等学校学习油画、素描。

1922年,关良留学归来,在上海私立神州女校任职,教学生素描。

1924年,他在上海美专任教期间,和同事兼好友许敦谷、陈抱一共同举办了“上海东方艺术研究会”首次画展。

画展中展出了关良的30多幅油画。

这是他第一次在上海画坛崭露头角。

在上海生活期间,他结识了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等一众国画大家。

受到这些大师的影响和指导,关良开始学习研究国画。

由于酷爱听戏,他还把这两大爱好结合起来,探索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国画之路。

1926年,关良去往广州任教。

同年7月,和郭沫若一起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艺术股股长。

关良

此后,他又辗转武昌、广州、香港、昆明。

少女

这幅油画《少女》创作于1929年。

从这幅画中,可见画家早期在日本学到的扎实的写实功底。

1942年,关良在重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展示的就是他的戏曲人物水墨画。

当时,有不少人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觉得像小孩子画的一样。

筹办画展也费了很大周折。

这时,他的朋友郭沫若伸出了援手,使画展得以顺利举办。

郭沫若曾评价他的画展中的一幅画:

旧剧脸谱及装束,本身已富有画意。良公以此为画材,为国画别开一生面,甚绝新颖可喜。且笔意简劲,使气魄声容活现纸上,尤足惊异。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关良才回到上海。

1946年,杭州国立艺专复校,关良返校任教,并结识了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盖叫天。

于是,关良便经常去戏院看盖叫天演出,一边看一边画,先后画了上千张速写。

为琢磨戏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关良还买了不少戏服、配件,自己在家有模有样地唱起了戏。

戏装自画像

经过不断琢磨,关良将戏曲人物的亮相姿态作为绘画的重点。

1956年,关良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李苦禅带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学生前来参观。

学生不解地问道:

“关良先生为什么不把人体画得标准些?”

李苦禅回答:

“良公画法叫作‘得意忘形’。”

1957年,他的作品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办的中国展览会上展出。

特殊时期,关良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数百幅作品。

文ge结束后,他画了多幅《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

198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关良戏曲人物画》一书。

1982年,关良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关良回顾展》。

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关良画册》。

棒打薄情郎

1986年9月28日,关良因病于上海去世,享年87岁。

相关文章

  • 关良戏画

    关良(1900.10-1986.11)广东番禺人。擅长中国画、油画、美术教育。17岁随兄东渡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

  • 无标题文章

    公良子正 公良风墨

  • 戏墨

    墨是神秘,变化莫测的,无法掌控墨的迹象,掀起无限的联想,畅游在创作的美好感官中,就如同人生一样,静待无限可能。

  • 墨戏

    释文:墨戏 青岛王黎明作品

  • 戏墨

    在桌前坐定,翻看芥子园画谱,看到这组兰,长叶舒展,花儿或仰或掩,姿态风姿卓越。 写兰,从用笔上来说,可以说是“撇兰...

  • 人生如戏,戏里戏外总关情

    其实他和她挺配的,都属于自命清高的那一种。 其实他和她并不般配,都孤傲执拗得不肯低头。 书上说,表面上并不般配的爱...

  • 砥德砺行

    戏墨。

  • 【莎丽读画】→武剧图

    《莎丽读画》062 今天赏读关良《武剧图》 画家简介: 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曾赴日本...

  • 名家,关玉良,,,书法

    名家,关玉良,,,书法

  • 心灵的创伤需要被拯救

    2019-06-17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无法预演的现场直播!关健是:你是台上的戏子,还是做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戏人生:关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ij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