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延续了上班的惯性,很早就醒了。醒来看到家长留言,大体内容是她这半月没催孩子学习,也没和孩子发生冲突,尽量让她舒心了,但数学收心考才考了45分,这还是花费上万元上了一对一的结果。最后她感叹:我努力改变,孩子改变不了啊!
短短几句话里有失望、有愤怒、有压抑、有无奈……我试着反问她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果家长继续催促,强力控制,她就上去了?数学一对一根本没用?家长努力了孩子就必须改变?……她的回应: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顺其自然吧,心里有些郁闷,觉得孩子自制力差,想跟我说说。
从她的回应里我捕捉到这样的信息: “不知道怎么办”是她求助的根本原因。她跟我说的目的就是想咨询个办法——能一下让孩子分数提高的办法,或者能控制孩子按照她的意愿主动学习的办法。换句话说,她所说的“努力改变”,不是认为自己一直以来的做法有什么不妥,更没想过或许曾经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伤害,而是为了让孩子成绩提高做出的让步。我不吵你,你得考好点。
“我努力改变,她改变不了啊!”可见,当改变只是改变的样子,孩子的回应也不过是敷衍,因为离开了感情,人不会在乎任何东西。“顺其自然吧”是无奈的叹息也是最后的选择。当我告诉她学习就像上厕所一样无法替代,即使孩子想通了努力了,最后的能否提高也还是不一定(能有信心继续学,保持原样不放弃就很难),她马上恢复了平静。或许除了孩子成绩,她其实对一切都挺满意的,没有改变的需求。
特别有意思的是,老二就没这一出,入学三年,考了好几次倒第一,就是进步最大的期末考也没出后十名。但是一家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无条件的爱”,从来都是循循善诱和耐心教导。他们的态度是:“学习好更好。如果学习不好,只要健康长大,以后干点吗不行啊,做啥买卖都有平台。”老二和父母的沟通就顺畅很多。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案例:家里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男孩,虽然调皮但甚得父母欢心。老三是女孩,从小就乖巧懂事,学习也好。父母对女儿比较满意,但时间、金钱和精力多花在了儿子身上。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学习不好很让人操心,没办法。”父母明明很宠爱小女儿,但那个省心的女孩其实心里一直有一个填不满的大坑,还是觉得父母不爱她。后来她虽然考上了学,但也不愿、不肯再学习。过去她是用“好好学习”得到父母的认可,但这份认可总让她可以顺理成章地被忽视。现在长大了她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想要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只是父母没有精力,也不肯给。她于是很讨厌学习,她诉说的时候泪流满面“都是因为学习,爸爸妈妈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你们不知道给我造成了多大伤害……”我们还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解释:或许,她也是在用不学习的方法求关注。大学期间的放任让她最终只是勉强混了个毕业证,再次回到了家里。(即使父母不想再管,她又怎么允许自己就这么在家庭里消失呢?)父母不得不面对每天和她的冲突,为她花钱、操心找工作……
今晨的家长说孩子又已开学,去住校学习了。她会再以怎样的方式去求得父母的关心,证明自己的位置呢?日子还得向前,很多问题决不会是放手不管那么简单,耐心等待、默默关注、倾心陪伴,成长就会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