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课】20180627 解读:《只想被倾听》

【心理学课】20180627 解读:《只想被倾听》

作者: 鞍山孙勐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23:33 被阅读313次

    作者介绍

    阿兰·布拉科尼耶(Alain Braconnier )《只想被倾听: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作者,法国知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咨询师。阿兰致力于研究人的焦虑、沟通及亲密关系的维系与经营。他一生心理学著作颇丰,包括《用精神的力量保护自己》《生命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焦虑》《聪明的乐观主义者》《蓝色的灵魂:童年的焦虑,焦虑的成人》等,本书是他最新的作品,也是他的成熟佳作

    作品简介

    如果有保持沉默的艺术,那还有一种艺术是能够让人倾听你的真实想法。在失败的沟通和关系中,我们会愤怒:“我告诉你!……”我们会失望:“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我们会无奈:“无论我怎么说,他还是那样……”所有负面情绪的核心,都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只想被倾听(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这本书中,法国心理学家阿兰·布拉科尼耶将给出你实用的心理学技巧,帮助你在工作上取得话语权——努力被认可,事情易推进,学会争取升职和加薪的机会。在亲密关系中不再总是迎合对方——让亲密关系因为交心与平等,而成为通往灵魂的桥梁。在人际交往中保有自己的立场——说出自己的想法,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真实的自己。从此告别“没有人尊重我的努力”“这样的结果对我不公平”“我好需要你,但我说不出口”等弱势处境。学会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尊重,让自己获得理解与认同,也获得直面生命中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

    作品序言

    如果有保持沉默的艺术,那还有一种艺术是能够让人倾听你的真实想法。习得后一种艺术比前一种难得多,以至于我们往往不惜任何代价去说服别人,为自己争取被认可、被尊重的机会,坚定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愤怒,“我告诉你!……”:我们失望,“你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们无奈,“无论我怎么说,他还是那个样子……”。所有负面情绪的核心都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向生命中最亲密的爱人、父母、子女、朋友、同事发出信号,请你们看看我、在意我、理解我、支持我,宛如生命之初,我们需要被抱在怀里。能够被倾听,这是我们寻得生命意义与幸福的必经之路。

    核心内容

    《只想被倾听》这本书的副标题为: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只想被倾听: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10页大约17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只想被倾听: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如果有保持沉默的艺术,那还有一种艺术是能够让人倾听你的真实想法。习得后一种艺术比前一种难得多,以至于我们往往不惜任何代价去说服别人,为自己争取被认可、被尊重的机会,坚定我们存在的价值。

    我们经常用“沉重”来描述生命的艰辛,而“轻视”和“忽略”往往更足够在精神上把一个人压垮。能够被倾听,这是我们寻找生命意义与幸福的必经之路。人都是害怕孤独的,谁也不想郁郁寡欢,还有很多名人也会因为孤独、不被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抑郁。在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地与一些负面情绪不期而遇,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被倾听、被理解,我们就容易陷在情绪的旋涡里,周而复始,无法自拔。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被倾听、被他人更好地理解,让那些因为缺少倾听而痛苦的人学会更好地被倾听,摆脱生活中的无力感,不惧权威,自由表达。

    《只想被倾听》这本书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实录,描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他们或是因为难以和爱人、子女沟通,所以让亲密关系陷入僵局;或是因为处理不好职场间的关系,不懂得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所以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或是因为内心私密的痛苦无处诉说,所以只能压抑自己,现在,让我们一起翻书去了解这本书。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被倾听?

    父母会对仍在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说“你要听话”。我们从小学习的就是“听话”,但是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被倾听。婴儿时期,我们会通过哭喊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可当我们长大了,能够自我满足部分生理需求时,我们却学会了沉默。一些我们无法自我排解的心理需要,就在沉默中被压抑下来。但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有被拥抱和被倾听的需要,这是寻找生命意义的必需。如果这个需求没有被满足,人就会焦躁、愤怒、痛苦。所以我们经常也会说出“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这样难过又无奈的话。

    法国传奇制片人杰克·尚塞尔曾说“最可怜、最不幸的人便是无处诉说的人。”当我们的需求无人倾听甚至无处表达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可以说,所有负面情绪的核心,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

    二、如何在关系中感知自己的存在?

    被倾听是一个被感知的过程,哈佛大学80年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和我们人生幸福度的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在《只想被倾听》中,列举了四种人际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问题。一个不擅长沟通的人,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里有可能经常会遇到无人倾听的尴尬困境。那个在职场叱咤风云的人,有可能跟爱人的关系一团糟。那个教出无数优秀学生的老师,有可能和自己孩子的关系紧张……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擅长应对的关系。

    玛侬抱怨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只剩下点共同财产”,因为她感到丈夫不能倾听自己,更让她感到不幸的是,丈夫勾起了她童年时的痛苦感受。自孩童时代起,她就无法表达自我并被倾听。玛侬的父亲工作很忙,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倾听她的话,而且她也总是害怕和父亲说话。在玛侬看来,父亲根本无法倾听她想说的话。她于是习惯向母亲倾诉,但由于少了父亲的倾听,她仍然感到有所缺失。在和丈夫共同生活两年后,玛侬发现丈夫也不能像期待中的那样倾听自己。与父亲不同的是,丈夫并不关注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倾听她。

    希望被人倾听,就像捉迷藏:“找我、听我,你才能找到我,我才能找到你”。被倾听可以显著促进人际关系,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所以失败的沟通,会引起我们的负面情绪。但这些情绪也不必一味压抑。当我们感受到这些情绪时,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做出适当的改变。被倾听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找到一个好的倾听者。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管你是气急败坏还是焦虑万分,他会感你所感,不会随意否定你、批评你。但有时我们太着急被倾听,于是想也不想就发出倾诉的信号,结果总是四处碰壁。希望自己的话能让人听进去,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1.为什么我们想倾诉却说不出口?

    可能是因为过去失败的倾诉经历,也有可能是害怕别人的观点、评价会影响自己。

    这需要我们先了解自己的恐惧,克服自身的自卑。想被倾听就要有足够的自信,不能害怕他人的评判。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敢表达,才能找到勇敢表达的方法。如果能克服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勇敢地表达,大胆地说话。

    2.为什么对方听不进去我说的话?

    我们也应该站在听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他是否心情不佳?他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听我说话?我们知道,当听者心情愉悦的时候,他们总是特别的有耐心,相反,如对方精神状态不适合交流,那么对话就不能进行下去,甚至有可能影响关系。如果你表达的是愿望和情绪,听者会告诉你他的感受,对话就能顺利展开。但当你表达的是决定,他可能会受到限制,不会发表意见。

    有时对方的一些表现会让我们觉得他根本没听:只有知道和谁说,才能知道应该怎么说,只有知道对方愿不愿意听,才能把对话进行下去,达到被倾听的效果。

     三、如何被倾听?怎么让对方听得进去?

    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说得出口的同时,对方也听得进去?作者给出四个建议:

    1.把握关键对话的时机

    1960年,斯坦福大学就童年缺乏耐心对成长的影响进行了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两岁的儿童一块美味的糖,孩子可以选择把糖马上吃掉或者耐心等几分钟获得另外两块糖。马上吃掉糖的孩子在职场、人际关系和社会表现上都不如那些耐心等待从而获得另外两块糖果的孩子。它也能启发想被倾听的人:要想被倾听就不能太心急,要等待一个好时机。

    什么样的时机才是一个适合被倾听的好时机?当有一个熟悉、安静的环境,双方都有一段足够长的交流时间时,就是一个好时机。但我们先要有充足的准备,弄清楚要求别人倾听自己的意图,有什么观点和事实可以支持我的想法。知道想说的话应该怎么样说出来,被倾听的可能性更大。否则,再好的时机也挽回不了失败的沟通。

    【案例】朱利安得向最亲近的同事传达他将被辞退的消息,这使朱利安很有负罪感。为了避免激烈的冲突,朱利安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对方一想提问题就打断他,还试图用“幽默”的方式化解艰难的处境。但即使在谈话开始前朱利安请求对方善意倾听、理解情况,但对方仍怒不可遏。在说话的过程中,说者应该要观察自己的话如何影响对方的情绪。为了谈话的顺利进行,我们有必要知道对方因为哪些原因感到不适,并对说话的方式进行调整。如果朱利安能够及时察觉到对方的愤怒,转变策略,或许能使对方明白自己的难处。另一方面,朱利安没有为谈话设定一个具体的界限,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停止对话,谈话的效果不能更糟。

    倾诉很注重“界限”,无论要说的内容是什么,确定界限和沟通的具体条件能让我们更有可能被倾听。如果对方对你的话充耳不闻、注意力不集中、带有攻击性,在这些情况下坚持谈话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等待另外一个更好的时机。

    2.不要情绪失控,才能保证主动权

    沟通双方的精神状态是沟通的形式问题,这涉及我们的表达方式,如果沟通一开始就靠吼,对话的头就没有开好,接下来的被倾听、被理解也将艰难万分。

    【案例】弗朗西斯的老板要求他马上处理一个商务文件,这使他很生气,因为这根本不是他的工作。回应老板的要求时他情绪激动。老板很不高兴,说这件事对公司很重要,弗朗西斯得想想是否真的想继续留在公司工作还是去找另一份更适合的工作。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职场,清楚地表达自己需要我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否则失控的情绪也会影响对方,很多夫妻总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正是因为没有控制好情绪,使得谁也无法倾听谁。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对话开始前要先考虑这几个问题:

    (1)如何对不愿倾听我们的人说话?

    (2)如何知道对方听懂没有?

    (3)如何让对方有兴趣听你的烦恼?

    解决这些问题,要具备两种态度:

    ①相信自己

    不够自信,有时是因为把别人当成了威胁,不把他人看成威胁能改变我们的习惯性认识和自然倾向,面对他人时就自然就有了自信。

    ②无论碰到什么障碍都敢于要求对方倾听自己

    如果对方在谈话过程中表现得不耐烦,我们要勇敢地告诉对方:这是一个正常的谈话节奏,慢慢说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我。

    在表达时,我们要自信、乐观、有吸引力但又不顽固。如果我们希望被倾听,就要明确目标,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即使面对压力,也不要忘记这些。

    3.同样设身处地理解对方

    我们总误以为被倾听就能被理解,但每个人思考的速度不一样。对方在你的倾诉过程中有可能“听不明白”你说的话,而让你不断重复甚至提出和你说的话不相干的观点。这时就需要停下来,问问对方有没有听懂,要么重新组织语言,要么先倾听对方。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迪认为七岁的儿童就具有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的能力。想要被倾听,就要做好倾听对方的准备。倾听不只用耳朵听,更要用精神和心灵去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个人感情,自己的价值观。为了能够畅所欲言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需要找到关系当中的平衡点,不靠自己的想象虚构出一个他人的形象并以此评价和抱有期望。文森的职业使得他需要倾听客户,他有自己一个被倾听的秘诀:“当我希望别人倾听我时,我常先从对方的问题或想法说起。我发现这样他们会更加注意我说的话。”

    倾听不会自然发生,当听者信赖你时,就能更专注地倾听你。如果你也能倾听对方,对方会更容易在换位思考中了解你,而不是毫无共鸣、不感兴趣甚至拒绝听你说话。那要如何倾听?好的倾听者知道用心倾听。不仅听其所说,还要听其所想。对于那些对方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了解对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4.好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基督徒问牧师:我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牧师很生气地拒绝了:不行,这是对主的不敬,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另一个信徒问:我在抽烟的时候,也可以祈祷吗?牧师非常欣慰地回答:当然可以,你是主的好儿女!只要换一种表达方式,把自己的真实看法用礼貌的方式表达出来,能让人愿意继续倾听你,也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希望被倾听,不仅有必要让听者对我们的烦恼感兴趣,还要对我们个人感兴趣。吸引他人并不意味着总是表达同意、恭维奉承,而是要让对方产生同理心。

    首先要能自然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情”是一种内心的吸引,它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当我们要理解、感受和预测他人的情绪,如果你能和听者“共情”,情绪适度地感染,那么他也就能站在你的位置上,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其次,我们也应该注意表达方式,既表达得足够清楚,又不带有对自己或他人的敌意和怀疑。

    四、被倾听,被治愈,有一种幸福,叫被倾听

    有人说,如果不倾听,没人知道如何交流。倾听与被倾听是一种连接,对于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建立长久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长期无法被倾听,不仅会让个人自身的情感受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在最近一档节目里,孩子们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出埋藏在心底的想法、愿望。比如希望继续学习舞蹈的少女,她哭着恳求自己的母亲不要停掉舞蹈课程。但是母亲认为跳舞浪费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即使女儿再三保证会好好用功,几番交涉最后仍要求她考进全级前150名才能满足这个愿望。节目里还有很多父母和孩子不能互相倾听的例子,但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孩子应该倾听父母的心情,父母也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正因为彼此都拒绝倾听,所以亲子关系才会日益困难。

    每一种关系,都需要倾诉、倾听。朋友间无话可说,距离会越来越远;夫妻间无话可说,感情会越来越淡。很多争吵和冲突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倾听,而且反复的、看似无休止的争吵和矛盾,更是让人痛苦不已。被倾听是通往被爱的道路之一,作者总结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得出一个结论:被倾听可以显著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自身的存在意义。

    有的时候,我们把“聊得来”作为选择朋友的准则,因为语言是有力量的,如果能够彼此倾听,那将是情感和灵魂层面上的交流。良好的沟通,会让关系更亲密。诉说、倾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不仅能建立信任,也能让我们摆脱一部分消极的想法,更积极地看待问题。被倾听,是个被治愈的过程。我们所感到的孤独、不安、焦虑,都能在被倾听的过程中释放,得到解脱。所以,有时即使无人倾听,我们也会设法寻找一个“树洞”,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但“树洞”不是长久之计,它不会给你回应,也不会和你有情感上的交流。被倾听最终还是要回到人身上。

    一旦有人倾听,看似无解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起伏不定的情绪就能慢慢平复,几乎让人窒息的孤独感也会慢慢消退。被他人倾听,是听到自己说话的最好方式。在倾诉的过程中,我们能倾听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感受。对于寻找自我、寻找支持的人来说,被倾听很重要。在被倾听的同时,我们也能拥抱自己内在的真实,用心体会,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倾听他人,也要学会让他人倾听自己、更好地和自己与他人相处,所有人都能在被倾听中得到治愈。无论年龄多大,学习倾听永远不会太迟。

    自我们降生,就有被倾听的需要,这是寻找生命意义的必需。学会正确地倾诉,才是最有效的沟通,你知道该正确倾诉的姿势是什么吗?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只想被倾听:让自己说得出口对方听得进去》是一本社会心理学图书。这本书的作者阿兰·布拉科尼耶是专业的心理学家,书里满满都是干货,也列举了很多心理案例,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如果遇到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每一种都洋洋洒洒给了很多种方法和策略,在解读总结里小编归纳各个章节小结如下:

    1.每一个难哄的、叛逆的孩子的内心,一定怀有不被父母倾听和理解的愤怒。每一个暴跳如雷、控制欲强的父母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共情力和语言表达力,也缺乏安全感,结果不仅让孩子痛苦,自己更痛苦。

    2.“总是我不停地在迁就,所以我们还是分开了。”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需求或因被否定和拒绝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立场,一味地迁就,会逐渐将自己置于一个被动的境地里。缺少被爱的感觉,会让人变得多疑、嫉妒、自我否定,爆发争吵直至关系破裂。

    3.“我很努力地加班完成了策划案,给上司审核,可一周过去上司都没有反馈,我发现他完全忘记了这份文件。而新来的××工作能力明明不如我,却很招上司的喜欢,总能及时得到上司的指点……”得不到同事的好感,也不擅长适当地表现自己,埋头苦干却缺乏存在感,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总是被忽视,失去动力,想要辞职。

    4.“我也不是不想家,可是一回去不出三天就会和父母吵架……”“感觉爸妈总是看我不顺眼,想挑我的毛病……”夸张和极端的情绪表达会在失望之后彻底地宣泄出来,为什么明明渴望亲近,沟通之后却变得愤怒、挫败和忧心忡忡,一次次拉近距离却互相推开。

    5.在走得更远之前,我们必须先向内审视。希望自己说的话能让人听进去,就要先想清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模式,考虑到他人的敏感性,这也取决于你要解决的问题。注意不同问题的差异化表达方式,时不时停下来与对方交流观点而不是争吵。在表达的时候,不要混淆你的希望和最终的决定,避免让对方窒息的感觉。

    6.你永远无须过度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每一种情绪都是存在价值的。当我们感到恐惧和担忧之类的负面情绪产生时,往往就是对我们的提示,告诉我们应当及时想办法去摆脱让自己感到不舒适的处境。你亦无须对过去的失败过于敏感和挫败,只需记住其中的经验便足够了。

    在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后,我们会渴望得到他人的反馈,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总好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果对方像“聋”了一样没有给出回应,你不妨反问他一个问题,借此来感知他的态度和情绪传达出的信息,如怀疑、排斥或只是还没有完全消化你的意思。

    7.先反思一下:在之前的关系中,你是否存在太强势、太紧张、太悲观、太啰唆、爱反驳、爱抱怨等让人不舒服的信息表达?当你处于弱势的低位时,也不要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你的生活,想让他人重视你,先从学会爱自己开始。

    8.很多时候无论结果如何,我们总有“不吐不快”的感受。当你终于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可他人往往却仿佛没有在听。有时候他做出承诺只是为了让你别再继续说下去,显然不会履行承诺;有时候他虽然表现得积极和友好,却暗藏着对你的敌意……唯一的补救机会,就是你及时意识到真相究竟是如何。

    9.婴儿时期,我们会用哭泣和尖叫表达我们的恐惧与愤怒,而长大以后,我们担心面对拒绝或责备,往往会选择压抑真实的自己。情感空虚和负面情绪积压带来的伤害,并不比拒绝和责备更让人感到舒适。不要否认你渴望倾诉的感觉,然后,大胆表达。

    10.何必把自己置于被动、压抑的人际关系中?即使不存在“完美”,“足够好”却肯定是存在的。你从来都有选择自己生活、交际圈和伴侣的权利。适合你的人,不会打断你说话,不会站在道德的高度评判你,不会逼你决定而给你留有余地。他尊重你,他只会建议你,不会强迫你。

    11.被世界孤立的人,更难抵抗糖果的诱惑。不要害怕失望,也无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般的苛求,想好自己的底限,也明确自己的渴望。当你缺乏勇气时请问问自己:我能保证我的价值观、宽容和真实性不会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而偏离吗?

    12.你争取的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是只因为感到不甘心?拙劣的谎言往往比不好的真相更让人感到难受。即使情绪激动,你也应当注意尽量只发泄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去攻击对方,以免造成关系中难以填补的裂痕。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就是担心失去主动权想表现得强硬的时候。

    1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他的故事,他的个人感情,自己的价值观。为了能够畅所欲言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需要找到关系当中的平衡点,不靠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一个他人的形象去评价和抱有期望。

    14.别忘了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语言足够丰富和灵活,你可以学会在不同场景中调整你的措辞,不要让人有侵犯的感觉;不要跳到另一个话题而影响对方的思路;不要过度强调一些不重要的细节;无须不停重复同样的事情;不要忘记主题;记住哪些问题需要反思和讨论……

    15.作为精神分析中最重要的术语“移情”,其中的含义是把过去对重要人物的情感、冲动、态度、愿望、幻想等移至当前的某个人物身上。移情有时候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在朦胧的觉知中,往往一些无法面对的生活中的问题,反而被恰到好处地遮掩了。

    16.人都是害怕孤独的,谁也不想郁郁而生,甚至很多名人也会因为孤独、不被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抑郁。在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地与一些负面情绪不期而遇,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被倾听、被理解,我们就容易陷在情绪的旋涡里,周而复始,无法自拔。当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情绪被看见、被理解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温暖、存在和幸福。

    17.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去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情感、状态和需求。我们可以主动地描述我们理解的信息,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有很多原因会让人觉得别人不愿意倾听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其中的原因。知道对方能接受和倾听什么,能让我们表达时更自如。让人害怕得不到倾听的原因有三。有时三者之间互有关联,最好能把它们区分开来。

    过去的失败

    乐观者和悲观者对于失败的记忆是不一样的。悲观者对过往的失败更敏感,人们建议悲观者不要无谓地重复咀嚼痛苦的回忆。乐观的人具有忘记失败痛苦的能力,他们转身投入新的体验、进行新的尝试。我们希望某人倾听自己,但首次尝试并未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并非要有天真的想法或盲目乐观,而是要培养一种有“智慧”的乐观主义,让我们即使曾经历失败,仍能够继续前行。但要避免两点:一、上来就认为某人永远不会听自己说话;二、拒绝面对那些看起来不容易接近的人。

    他人的观点会影响我

    我们的恐惧不仅源于自身,也和其他人告诉我们的观点有关。

    玛歌抱怨丈夫让自己感到恼火,因为丈夫给她的感觉是他对其他人不感兴趣。玛歌是一个爱社交的人,她对丈夫的这种行为感到恼怒。她的好几个女性朋友都说她丈夫找了她真是很幸运,要不他们夫妻二人可能连朋友都没有。玛歌很失望,因为感觉不到丈夫的关心和倾听。她让丈夫给女儿报名参加小马俱乐部的假期实习,而刚刚发现丈夫没做,还说自己忘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她给他指路,他似乎没听到。和他说女儿在学校的烦恼,他还是一个样……

    玛歌因不能让丈夫倾听自己而恐惧,但她朋友的不同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做此判断。谁说得有道理?她知道自己容易因为焦虑和缺乏自信变得苛刻。她抱怨很久,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最近一个朋友说她老公似乎在外面与人交往起来更加如鱼得水,她又自问是不是其实也有自己的原因,没有足够重视丈夫善于倾听的优点。

    我的成见

    当我们要求他人倾听自己时,会有一些成见。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解读或成见是有一定主观性的,需要被重新审视。负面的念头、失败倾听的痛苦回忆会影响我们再次尝试。从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到因决策研究出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都认为人的成见和解读可能是错的。这不是说去解读或预想一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错了,只是有必要在新的尝试前再次审视并抛弃已有的成见。过去的情绪可能是我们害怕对方的原因,尤其是感到被对方约束或侵犯时。

    他会约束我

    萨拉是一个独生女。她是一名老师并且她喜欢自己的职业。今年三十五岁的她抱怨说总遇不到“合适”的男人;有些人结婚了,有些人过于投入工作,有些人的爱好和她不合,她爱好游泳。她知道自我约束但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决定。她有好几个可以倾诉的女性朋友,很喜欢和几个闺蜜一起吃饭,大聊特聊,放肆大笑。

    作品后记

    本书提出了一些建议,让您习得倾听的艺术,让您的观点、渴望、感受和秘密能够被更好地倾听。当然,一句“被倾听和学会倾听”还不足以概括生活,但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很容易认为倾听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不需要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被倾听。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常说也经常听到这句话:“你听到我了吗?”无论是质问还是警告,无论是私人、家庭还是社交场合,沟通被打断时都能听到这句话。尽管我们消费的信息和进行的虚拟沟通越来越多,缺乏相互倾听却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子女教育、恋人生活、职业交流方面,很多争吵和冲突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倾听。尽管争论和冲突有时也有必要,并非总要保持冷静,但反复的冲突让人痛苦,让人得寻找倾听者或心理治疗师。当感到没有被充分地倾听,我们需要自信大胆地克服成见,告诉那些不能用“合适的方式”倾听您的人,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如果对方拒绝,不要再坚持。我在书中也说过,他们的问题可能比您想得还严重。

    我们倾听的能力比我们想得要强大得多。为了让他人倾听自己,婴儿可以哭喊、孩子可以赌气苦恼,青少年可以写在日记里或在公开的网络上倾诉。当我们成年以后,我们被倾听的方式比我们想象得更多。在生活中被倾听的感觉多好!无人倾听多让人失望!我的职业经历证明,感到被倾听可以让人平静和愉悦,尤其是当被倾听的需要很强烈的时候。

    我提出五点方法,所有人都可以试试:

    ·学会倾听您的听者。准备要说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希望对方适当和开放地倾听自己,先要倾听和了解对方。如果想对别人说话,就要做好倾听对方的准备,且提前并不知道会听到什么。有些话会让我思考、感动或改变想法,如果不接受这点,我就不能与他人见面。如果想要学习,就要学会适时保持沉默。观察那些会倾听的人,他们都遵守这第一条规则。

    ·敢于表达。要找回我们可能失去的勇敢。说话就像唱歌,得让音韵和谐,调动那些不愿倾听的人。想要被倾听,先提出要求会有帮助,但做起来又没看起来那么容易。

    ·真诚表达,让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不要不惜一切代价说服对方,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然表达。先找出对方的观点并巧妙反驳,才能让对方倾听自己并更好地说服对方。

    ·寻找合适的、动人的词语。要清楚地表达自己,并注意倾听者的情绪。在经济学上,物以稀为贵。在人际沟通上也一样,好话不在多说。想要被倾听,重点是选择合适的、能打动人的话“说清楚”。引发同理心。用必要适度的吸引,引发对方的同理心,敢说一些可能会冒犯对方的话。

    本书写给那些希望更好地被倾听并想知道该怎么做的人,也写给所有意识到自己不太会倾听他人但希望能更好沟通的人。作为心理治疗师,我的职业需要充分考虑到对方要说什么、会怎么说。我只是希望本书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获得更好地倾听,也能更好地倾听自己和他人。

    现在人们总说“需要沟通”,对父母、教师、恋人、职场人士和医生都这么说,但忘了重要一点:在生活中,我们当然需要倾听他人,但也要学会让他人倾听自己、更好地和自己与他人相处。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无论年龄多大,好的相互倾听能让我们更好地建立同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学习倾听永不太迟,学会倾听受益良多。

    作品目录

    Part 1 为什么没人听我的?

    第一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争”

    第二章 无力维系亲密关系的爱人

    第三章 工作很努力,还是被忽视

    第四章 成年人与正在老去、难以亲近的父母

    Part 2 感受自己的存在

    第五章 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

    第六章 了解自己的担忧,自己的缺点

    第七章 感知他人的态度和情绪传达出的信息

    第八章 如何争取到他人对你的改观

    第九章 有些人只是假装听进去了

    第十章 克服自身的自卑与恐惧

    第十一章 如何找到能交心的人

    Part 3 被倾听的五部曲

    第十二章 把握关键对话的时机

    第十三章 不要情绪失控,才能保证主动权

    第十四章 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

    第十五章 好的表达,要有说服力

    第十六章 拉近彼此的距离

    Part 4 被倾听和被理解的感觉真好

    第十七章 有一种幸福,叫被倾听

    第十八章 灵魂的交流,能让你卸下伪装

    第十九章 被倾听,让我们更好地倾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课】20180627 解读:《只想被倾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i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