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有了电视版说明徐文兵和梁冬的广播节目得到了认可,电视版时间短有点紧凑,没有广播版的气定神闲和大容量,也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消化。
灵枢讲的是人的生命基础、身心变化,告诉人们如何顺势而为以享天年,天赋的寿命叫天年,两个甲子120岁。过了一甲子叫寿,没过60岁叫“夭”,而“折”则是120岁打折,打九折是108岁,用一个汉字表示叫“茶”,冯友兰写给同为88岁金岳霖的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季羡林八十岁出版散文集《相期以茶》,我们一起学黄帝内经的学友们也来个“相期以茶”,活到茶寿,岂不美哉。打八折是96岁,七折84岁,六折72岁,每打一折12年为一纪。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最根本最基础的来自于母亲,而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以及外在性格举止来自于父亲,中医最根本的理论是精气神理论,父精母血两精相搏,物质产生了神。 这是常说的”练精化气”,物质产生能量,“练气化神”,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神游物外的想法又化成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倒推一下,怒则气生,情绪产生能量,推动能量,如果受到抑制,就会淤积形成有形的物质,可见,有形的物质开始只是一种情绪,精神也可以创造物质。道家讲当人象收音机运转良好的时候,调到某个频率会接收到某种信息,便是得神了,而运转不正常出现雪花、杂音便是失神了。
什么是神呢?“神”左边是“示”跟祭祀有关,右边是“申”,引申为万物,古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而上的东西一定有形而下的基础,血由母亲通过脐带滋润,气弥散在身体各处,一个是物质“血”,一个是无形的“气”,“和”是不同,“和”的状态是健康的状态。举例,不“和”的状态,手冰凉,皮肤颜色红润,是血通气过不来;手冰凉,颜色发红发紫发青,是气血都不通;阴虚火旺的人,血熬干了,火还在烧,手冒气五心烦热,是通气不通血。气血“和”的人温温暖暖的,血管鼓鼓的,不“和”生病的人,血管瘪的,有的手凉,有的指尖凉,有的手腕以下凉,有的内关穴、外关穴凉,如果凉到肘就不好办了。
顺应自然,温暖如初,身心愉悦,相期以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