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539149/cf467216c1b0c386.jpg)
一
明天开学,儿子开始有条不紊地做出发前的准备。他先去理发店理头发,又冲了一个澡,把换下来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面。他把需要带走的东西整理好,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放进拉杆箱里。
丈夫在一旁看着,说儿子的这个习惯特别随我,爱干净,讲卫生,会收拾行李。我以前出门就这样,一个人把自己收拾得利利落落的。
母亲去世的早,没有人照顾我,我很小就学会了独自打理自己的生活。每个礼拜回家,我都把院子、屋子打扫干净,把衣服洗出来,打理好上学要带的东西。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成家后,我每周收拾一次卫生:墩地、洗衣服、整理房间,把有用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定期把没用的东西清理出去。
我希望儿子也做一个独立的人,就有意锻炼着让他独自打理他的生活。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每次上学去,他都会把文具盒、课本整整齐齐放进书包。形成习惯后,儿子上学很少丢三落四的。渐渐地,他养成了独立的习惯,凡事都不喜欢依赖别人,小到买零食,大到穿衣服、整理房间。很多孩子都上辅导班,他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下来,就连考研都没有上培训班,都是自己一个人买资料、搜讲座,独立完成学业。
没有谁能够代替别人走路,妈妈也不能一辈子陪着儿子,一个独立的、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拥有幸福的人生。
二
婆婆说返校上学,要吃饺子,儿子说他早晨不想吃。婆婆就坚持说:“哪里有出门不吃饺子的呢。”她早早地起床,特意包了肉馅的饺子。儿子盛情难却,坐在餐桌前,吃了几个。
每逢家里有人考学、出门,婆婆都要包饺子吃,这是我们家的生活仪式。这种生活仪式,丈夫记忆最深刻。每次考试前,婆婆都会包一顿饺子吃。好吃不过饺子,那时候家家户户生活困难,成年到辈子吃不上一顿饺子,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吃。在农村,饺子的谐音是娇子,婆婆平时省吃俭用,每到考试的时候,就吃饺子,她希望儿子考个好成绩,成为一个好学生,长大成为一个让家里骄傲的人。还有就是每次家里有人出门,婆婆无论多忙多累,也要包上一顿饺子吃,因为饺子的寓意是出门顺利。
嫁到丈夫家,我是唯一一个不喜欢吃饺子的人。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包饺子。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包饺子的事自然而然地落到我头上。由于一年到头吃不上饺子,包一顿每个人都吃很多。我一个人和面、剁馅,吃一顿饺子要用上小半天的时间,我不胜其烦。虽然我不爱吃,但并没有影响婆婆包饺子的热情,她把“上学出门包饺子”这一习惯固定下来,成为我们家特有的家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9149/612825bd04edb8da.jpg)
三
儿子定了车,赶往火车站。丈夫、公婆穿好衣服,提着箱子,送儿子出门。我对儿子说:“让爷爷奶奶送你吧,我就不下了”。我目送他下楼,祝他一路顺风。我是一个不喜欢分离的人。小时候上学,我都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地来去,大人们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碌,没有心情和精力照顾我。
我没有迎来送往的习惯,公婆却不这样。每次我们回县城时,他们都要送出来。有时候我们为了赶时间,他们还没有吃完饭,我们就出来了,他们也会放下筷子,送一送,把要带的东西帮我们拿上车,看我们上车。当我们摇下车窗让他们回去时,他们总免不了叮嘱上两句:“别着急,慢点开,到家回个电话”,然后目送我们离开,一直到看不见才回去。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无论长多大,都是父母心里放不下的牵挂。儿女是风筝,父母是放风筝的人,风筝飞的再远再高,父母也不会松开拉风筝的手。
四
父母相爱,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有仪式感家风的传承,养出的孩子更有爱,更自信,更有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能量。结婚后,每年我过生日,丈夫都会买一件礼物给我。丈夫过生日,我也会到商场里面精心挑一件衣服给他。这种仪式一直坚持到现在。我们的这种幸福互动也影响着儿子。他把我们的仪式感复制到自己的恋爱中,谈了女朋友后,每逢女朋友生日这一天,都会为女朋友精心挑选礼物。这种仪式,一定会让儿子拥有幸福的生活。
幸福,不一定是买多少礼物,花多少钱,而是在生活上,多一点仪式感。仪式感,赋予了生活更多的意义和一些诗意。仪式感家风的传承,也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