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夜弯不小心技老鹰抓住,眼看自己的性命即将不保,夜莺试图说服老鹰放掉自己,它的理由是自己太小,没有办法让老鹰饱餐一频,所以它建议老鹰去树林里面抓只更大的鸟。
但老鹰对于这个提议却不以为然,它认为要是为了期待自已能够抓到一只更大的鸟,而放弃已经到手的夜莺,那是笨蛋才会去做的事。
“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这句话便是出自这个故事,意思是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另一个东西,而选择冒险放弃已经拥有了的事物,慢慢地,这句话也成了一种投资理财观念。
现在你的手中有5000元,有两个可以让你手中的钱升值的投资机会可供选择,一个投资机会风险很小,而你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是比较小的;另一个投资机会可能让你这5000元瞬间翻倍,同时也可能会让你变得一无所有、在这个追求高收益的过程中,你将会承受同样高的风险。
面对这两个投资机会,你会怎样去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正常来说。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机会,当然也会有少部分人想要冒险博一下,让资金瞬间翻倍,因为每个人的投资眼光和心理都不同,所以对于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行为,我们没有办选轻易断言哪一种是更为优秀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种投资机会是一种普遍的,并且适合于大多数人的投资方式。
第一种投资行为也可以被称作为低风险投资。在每一个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之中,低风险投资是十分必要的,几乎没有人会将自己全部的财产投入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之中,即使这意味着他可能会获得同样高额的回报,也不会有人去这样做。所以很多附候,低风险投资会是大多数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第二种投资行为基本上可以算作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虽然可能会获得高收益,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投资失败,投资者损失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资金,投资者的损失还需要加上如果这笔资金投人低风险的投资机会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一样,投资者如果没有抓住林子中的大鸟的话,自已手中的鸟也将会成为他的损失。
“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的投资理念最早是由巴菲特提出的。在一次回答股东的提问时,巴菲特引用伊索寓言之中的这个故事,他认为想要估算出林子之中小鸟的价值是否能够超过放弃到手小鸟的价值,需要首先考虑几个问题:你有多么确定树丛里真的有小鸟?小鸟什么时候会出现以及会有多少只小鸟出现?无风险利率是多少?
在巴菲特看来,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三个问恩,那么就能够知道这片树林的最大价值是多少,以及现在需要拥有小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这样才值得你放弃观在手中的小鸟,去树林之中寻找更多的小鸟。而在现实的投资之中,我们要考虑的这些小鸟就是现金。
从巴菲特的话语中,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最为基础的投资智慧,投资要稳健,在投资上一定不要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对于巴菲特来说,“规避风险,保住本金”永远是投资的最高智慧。即使是在市场最为亢奋、形势最好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内心的稳健,对于各种投资机会认真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
巴菲特的做法正如《伊素离言》中的老鹰一样,首先保住到手的利润,然后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投资。而正相反,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不清楚风险或者自己并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的情况下进行贸然的投资,以求获得高额的收益,最终导致自已陷人亏损的泥沼之中而无法脱身。
王林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因为吃住都在家里,每个月都能够剩下2000元左右。为了让手中的钱能够获得增值,王林跟随自己的领导一同把钱投入到股票之中。开始时股票的价格始终保持上涨的趋势,但没有想到仅仅半年时间,股票价格就开始走低,很快,王林投的钱就被套牢了。因为害怕继续亏损,王林只得低价卖掉了自己的股票,最终半年时间,钱没有赚到,反而还亏损了一部分。
王林的状况就是典型的对于风险以及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预估不足,从而导致了自己在股票投资方面的失败。如果在最初阶段他能够选择一种更为稳健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那么经过半年的时间,他不仅能够将每月省下的钱积攒起来,同时还能够获得一笔额外的收益。虽然这笔收益并不会太高,但至少要比本金亏损好得多。
对于风险的把控以及投资机会的预估,会因为各人的知识水平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也是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的原因所在。但无论是谁,无论选择哪一种投资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个投资人都应该学会“规避风险,保住本金”可以说这是投资最基础的智慧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4894/4515b1989a57c23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