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心第二周复盘

社心第二周复盘

作者: 王加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23:41 被阅读0次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换句话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我们如何创造和改变环境,环境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行为的科学。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自我效能: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是一种积极思维的力量。

    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韧性。当出现问题时,较高的自我效能会指引工人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解决方案。当然如果仅在意识上树立了目标,而潜意识上却是自卑的,那样就只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

    你是怎么认为的?人们更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的生活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罗伯特把这个维度叫做控制点——个体认为命运或事件的结果是由自己控制(内控)还是由机会和外部力量(外控)控制的内部态度

    你认为你的命运是由自己来控制的(内部控制点)?还是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外部控制点)?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控制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

    抑郁或苦恼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一些消极的情境或个体因素导致的个体无法控制,从而学会逃避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再努力控制将要发生的问题,丧失控制感。

    自尊: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中西方自尊

    一:自尊动机

    动机引擎驱动着我们的认知机器。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维持自尊:在比较中为了平衡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维持自尊”的动机可以预测许多有趣的发现。如果你有一个与你年龄相仿的同性兄弟或姐妹,人们可能对你们俩中的一个评价更高,就会促使另一个人以某种维持自尊的方式行事。

    在共同利益,同行业同类人间容易产生自尊威胁,因为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所以维持与增强动机的目的在于:敏锐觉察到他人对我们的期望,避免社会拒绝、社会排斥。

    二:自尊的阴暗面

    低自尊的人再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风险。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

    遭受威胁时:

    高自尊:当发现自己高傲的自尊收到威胁时,人们常常会以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应对,有时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反应。是更多的暴力、敌意、报复。

    遭受压力时:

    低自尊:焦虑,孤独,多疑,夸大自尊

    然,正确的解锁方式是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人丑就要多读书,没钱更要多学习(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一个有趣的人一定是内外兼修——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素质、涵养,外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自尊更应该建立在内部个人品质上而不是外部因素上(外貌,金钱,分数,赞美)

    三:自我服务偏见(自利性偏差)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来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的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人们常常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外部因素。原因在于维持自我形象和自尊。

    90%的司机都说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以上,有没有考虑过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逻辑是什么?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

    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也会出现自我服务偏见。教育无法消除这种自我服务偏见;甚至社会心理学家们也会暴露出这种自我服务偏见,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更道德。

    自我服务偏见-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虚假普遍性效应:我们过高的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

    原因:1.不客观看待事物,以我们自己的视角看待事物;2.我们归纳的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并且这个样本中还包括了自己。

    虚假独特性效应: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才智品德和能力,以满足自己的形象。


    以上是第二章的后半段的课程,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与武志红老师讲的“觉知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预言,需要有体验帮你去发现”找到了底层的逻辑关系——社心李老师说通过小事提升控制感来重构控制力,破掉习得性无助;武志红老师说回忆以往成功的体验来破掉自己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你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你能达到的高度。

    普心课中有已章节讲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辨认与识别过程。其实学习亦是如此,我们学习的初始阶段是自下而上的,由接收积累散点的概念、知识开始,当积累到一定的量后就会慢慢的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就可以自上而下的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大道至简,求知,不在于向外无度索求,而在于深度思考,向内追求那些根本的、底层的能够将各类知识融通的本源性的东西。当我们大脑中的概念足够清晰的时候,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而这一切需要慢慢来积累,积累的越多,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就会越快,产生的联系也就越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心第二周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lg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