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蜀水芙蓉城
读蒋蓝《成都传》的点寸感
山含情水传笑,盖碗茶中含休闲。
城市有温度,心中有明虫……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蒋蓝先生讲巜成都传》后,心潮澎湃,老想整点文字出来表达表达。在极度空白枯竭的茫茫脑海中苦逼,才只能如此肤浅地拾到这几个让人用烂了的词组。我是相当的不甘心,却又莫奈何!才疏学浅,因为积淀稀缺,亦或是因为自己刚刚才在大病初愈生象体弱当中。
在读《成都传》之前,刚刚读完先生的《苏母传》,正值重感冒期间——咳嗽、流鼻涕、高烧39.8、头晕脑胀,目赤泪流,全身耙软,瞌睡不着。阅读一本好书籍或许能分散自己过于症状化的注意力吧,一个晚上从第一编:古蜀鸿蒙记,读到第三编:唐宋繁华记,共计20章,300多页,差不多快要啃完上半部分,不知不觉,小鸟都在窗台外的榕树上叽叽喳喳,一缕阳光挤到了我的病榻,怪了!头不晕,脑不胀咳嗽也忘记了,妻专门为我烧的一壶熬夜茶,仍是满满当当的……
于是我想写《成都传》,能平喘止咳,生津止渴,起到镇痛消炎……又怕别人说是太玄乎了!然而,先生的书,确是能够让人脑洞大开,有震撼自然生命之劲力,临染过往之烟云,抚昔追今,活在当下……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命题,常常萦绕中年的我。引发许多好奇探索。假如一种动物不熟悉自己生存环境,可能很快走上毀亡;一个人不去熟悉工作生活环境,可能就会不顺当,方方面面谈不上有好的发展。
我写龙泉山脚下的“四合院”、门前的“方古井”、山凹口的“黄桷树”、读书启蒙时的“烧房沟花敞门吴氏祠堂”,写高辈拉齐“四书五经”过乡试的故事,写爷爷奶奶在“秀才沟”的快乐童年……这些都是立足低下的小乡愁,小情怀,小我啊!如果在没有阅读过蒋蓝老师的《成都传》之前,确还有些沾沾自喜的底钱!
人家蒋先生《成都传》是写大环境的大家,是书绘大我的儒学大师——这是我等凡夫俗子,望尘不及的高度及永远超越不了的海拔。
曾以为传记都是写人写事件,以此来颂扬某个人或某一些事,表达特定的时代,特定环境里的人生。《成都传》将人、史、地、自然、社会,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这样的文字,在史料和调查理解之外还有切身的体验和感情,是史记,更像是在为成都这座城市画的巨幅相。
这部由神话、历史、考古、民俗、风化、经济、建筑、动植物等等领域进入,并由文学笔法落地的《成都都传》,既尊重了史料,讲好了故事,厘清楚了一座城市的从无到有,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由古到今的脉络走向……
“龟城走向、二江抱城、三城相套”的城市布局的个性特征。
“仙源在蜀、道源在蜀、文宗在蜀、才女在蜀、易学在蜀”互补共荣丰富融合的文化特征。
“唯一的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城市中心未移”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一一太阳神鸟金箔的发现地;成都平原是全世界最早人工栽培茶叶、最早拥有茶叶交易市场的地区;是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文化遗产一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系统哺育了天府之国,世界古代水利史上道法自然的伟大创举;成都是地方官学的起源地;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祥地;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的诞生地……
春天,大概是读书最好的季节。而文字,始终是人类古老而质朴的表达方式。有趣的灵魂,于书间欢喜相逢相依,恰似一种值得回味的妙美。
每一段历史,都有生生不息的情愫。
每一次实地寻访,都是一种的沉思,与审视。
每一个故事,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节奏,以细微、静谧的姿态,行于存在岁月,赴于现事自然。
先生的巜成都传》为我们筑造一个了解成都的立体感的博物馆(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正在蓬勃生机的能时刻感知的博物馆)。绝无是《成都通史》一般干瘪瘪枯燥《简史》记载。因而让我们顿感欣慰,从此,了解亲近成都,就像有了明晰的索引,与《字典》一样简单方便了然。
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需要有趣的书来消磨,或者书可以让我们得到优雅和风味,可以帮我们找到自我……一个人,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安生立命的故地乡土,上下历史,左右环境,风土人情……理所应当地作必要的认识了解,方能让生命存在些意义感吧!
于是阅读好书籍,对我们人的生活影响重大,阅读也因此价值非凡。我们可以试着把身子向后退一点,来观察一下阅读中的自己,阅读只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它应该也是像露台的植物地里的蔬菜一样细水长流地养育着我们吧。
正值大疫初愈,百年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之时的当今,读书何用?庄周说读书可以养胆;刘向说,读书可以医愚;心理学家说,读书可以治抑郁症。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蒋蓝先生说“我们纵目古今,成都街道的主角不是建筑、植被和气流,而是人民。’因人兴城——读城之余,才能读人心、读天地、读兴亡,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天机:宽山、宽城、宽世界。’”读《成都传》于国于民,于你于他,都有用,且是大用。
它是一部基于历史、是蒋蓝先生持有的特有如“第三只眼”智慧的眼光、眼力、眼界,娴熟运用散文学笔法来为城市列的经典之传记。会让我们在阅读旅途中深感淘金之喜。之于社会,十分切合习总书记倡导的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之于生活,能激发我们加倍努力去热爱建设,自己故土家园,有责任让她更加美丽、富饶的幸福;之于自己,更是弥足丰盈,带给我的心灵愉悦难以言喻,因为我似乎一下子醍醐灌顶,清晰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人生哲学追问题!从此不再迷糊!
借蒋蓝先生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回顾成都历史,其实就是在读一部天与地、人与物的命运之书。它的基调是展示辉煌城市历史连绵谱系的造物之书,它的意旨是凸显韧劲性城精神与独特风物相辅相成的博物之物,它的伟大人迹就了一部薪尽火传、互嵌共荣的“斑斓志”。文字来为皮毛阅读的《成都传》打个小结。由于才疏学浅、海拔高度不够,加上蒋蓝先生一直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如来佛,我即便学成一个孙行者来,也只能在浅水浅滩,以“狗刨搔”的技术“东施效颦”,除诚挚之心外,权当抛砖引玉,1万个作者,就有1万哈姆雷特的精彩。一管之见,点滴肤感,遗笑大方,却发至内心,愿意分享给准备、即将,或者是还不知道有蒋蓝先生用生命召唤生命,用纯真在刻录历史人文地理史诗《成都传》给你品读鉴赏。
最后,再次感恩先生对成都这座城市及生存在成都这个环境中的所有生命的贡献,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