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长期性自律,还有些人是间隔性自虐。” 逛知乎的时候看到的。
之前自己也有想过,为什么同样是坚持一件事,有人觉得so easy.有人觉得“这估计根本就不是我会做的事。”或者因为种种原因“算了吧。”“待会再做吧。”……来拖延回避。像早上起床后洗脸刷牙这种事,我想是没有人会把它们放在要坚持的事项清单中。那些极度自律的人,他们把自己要坚持做的事就当作是洗脸刷牙,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行动起来的压力相对较少,也更容易投入,最后取得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差。而越是觉得难,心理暗示得越强就越容易抵抗反感。
嗯,我说这并不是想聊自律这个话题。“能不能坚持?”这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对自律的人而言,就算是碰到困难,有阻碍,他们会把精力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纠结于自己能不能的这个问题上。或者,“能不能”这个问题对有些人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同样的道理,随性的不同关键在于“随”后面的“性”。我理解的“性”是性情,是一种内在的驱使。我们都追求快乐,都爱享受,但寻求满足的方式却迥乎不同。抖音可以说是掳获了所有年龄段网民的喜爱了。就算是不会玩手机的宝宝也会看到身边大人在刷抖音,就像被迫吸二手烟的烟民一样。并不是说抖音应该被禁,只是我们实在没必要把每天空闲时间都花在刷抖音,逛/发朋友圈或者吃鸡,荣耀上。偶尔的放松是正常的,但让这些短暂性的娱乐占据你所有宝贵的时间,不值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60497/9abf003b0eeb283b.jpg)
在你享受着这些娱乐产品带给你的快感时,有人正在学习彩绘,练尤克里里,或者学习做饭,插画等等。这些也是休息放松的方式,甚至就是随便地到附近走走,散散步也比整天盯着手机看要好。优质性娱乐不仅可以放松解压,还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利用自己get到的新技能,我们可以运营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公众号,写写小文章,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公众号里一个广告费就好几百,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还是可以的。阅读积累的多,文笔不错的话还可以在简书,知乎这些平台上发表文章,写得好也是有稿费什么的。其它的还有很多。这样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既可以丰富充实自己,还能赚点小钱钱,真的很奈斯。好处当然也不止这些。
“随性”可褒可贬,如果对象是网瘾少年,他的随性很可能是整天呆在网吧打游戏,这样的随性,除了有升级通关带来的满足感,或许并没有其它积极正向的作用,甚至会带来许多其他问题。但,如果是后面那种情况,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兴趣变为积攒各种资源的媒介,在网上人们多数都是以共同兴趣相结识,你可以在网上认识许多在这方面的大佬。当你要将自己某方面的兴趣专长作为知识变现的资本时,你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是在为自己投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