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读书
读路遥,悟别样《人生》

读路遥,悟别样《人生》

作者: 席晚城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12:46 被阅读0次

          元旦假期与在南京上学的发小一起去苏州转了转,在诚品书店买了一本路遥先生的《人生》。        在此之前,我是有看过他的另一本百万巨作《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着实给我带了许多震撼与感悟。我想,这本《人生》应该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读完后他确实是震撼了我,只是,是另一种别开生面的震撼。原以为他是一部类似于《平凡的世界》那样讲着一代人奋斗的青春历史。但是不是,《人生》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同样生长在一片黄土、同样的成长年代、同样有着一个贫困潦倒的家庭、也同样有着不甘平凡的内心,但不同的是,《人生》比《平凡的世界》写的更现实。简而言之,现实到如今的社会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我非常的喜欢书扉页这一段话,因为它完美的概括了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图片来源于作者

            高加林一个生在黄土高原的男子,与《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是如此的相似。但是,我不喜欢高加林,因为,他在追求他那不平凡的人生的同时,也渐渐的迷失了本真、迷失了自我。他伤害了愿意为他付出生命的那个女孩刘巧珍,也伤害了那片黄土地上养育他的那些人与物。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但是可以从三个部分来讲诉这段人生。

    第一 重回土地

    第二 回到城市

    第三 再回土地

    第一 重回土地

          主人公高加林,他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上了民办的小学教师,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又能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可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虽有千般万般的不甘心,也终抵不过大队书记这个名号吧。他落魄的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为自己的人生失意无奈时、甚至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入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做法表达了她的炽热的爱,她爱的那么的不顾一切、她爱的那么的卑微那么的低到尘埃里去,可最终换来的还是高加林的一句:“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之外的一个地方去工作了,咱们……”还没有说完,巧珍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爱他,因为爱他,所以选择放手。她把手指塞在嘴里,痛苦着咬着,过了一会,才说:“那你……去吧”。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所有的爱从一开始都不是公平的。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他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精神上的慰藉。当机会再一次降临到了高加林的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回去看似是过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却也丢失了最爱。

    第二 回到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农民的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人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热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确实与她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巧珍去县城看了好几次加林,加林都有事下乡采访了,终于有一次他俩有机会见面了,加林看到日思夜想的巧珍,心情很是激动,巧珍看他的被褥那么单薄,就说下次去给他带去她自己铺的狗皮褥子,高加林一下子不高兴了,因为城里人没有人用狗皮褥子,而且那狗皮褥子跟他生活的环境一点都不相称,他怕被别人笑话,而当巧珍给他讲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的时候,他一下子觉得很失落,他跟黄亚萍谈论的都是时事政治、国家大事!那才是他想要的,他的远大抱负。这种反差让高加林很是纠结。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她脸上刷刷地淌着。

    第三 再回土地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难以承受的是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的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本以为村里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可他万万没想到,当他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家乡人面前的时候,家乡人给他的是各种安慰的话语,他感动的不知说什么了,只是拿出他随身带着的烟散给乡亲们。而此时他也得知巧珍已嫁作他人妇,即便如此,她依然去求她姐姐的公公,村支书高明楼,求他给高加林安排去教学,因为据说家乡的那所学校因为学生增多要新添一个老师,德顺爷爷感慨地说道:“多好的娃娃啊!”此时的高加林已经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乡土上大声痛苦......他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懊悔的扑倒在了地上。

    图片来源于作者

          从书中我感悟到:

    一、高加林因为“后门”而回到土地,也因为“后门”重回城市,最后又因为“后门”又再回到土地。显而易见,这个“后门”是有多么的重要。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才华、同样的样貌,但不同的是家庭背景。这个“后门”也决定着你我他的一生。

    “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仍有马占胜和高明楼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的悲观;有时候,还是出于个人的目的,他们又一下子把这些人推到生活的顺风船上。转眼时来运转,使得这些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顺利的有点茫然。”

            现实也就是如此的残忍,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才华甚至他们还不如你们努力,仅仅因为“后门”的这个关系,他们的人生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有这个所谓的“后门”他也一定不比高家林差到哪里去。但是,他们家没有这个“后门”可以走,最重要的是他也不想走这个“后门。”正如书中所说:“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阔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只靠他们!”

          如果,在那个年代,没有“后门”,没有“关系”。高家林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如今现在这个社会“后门”依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要知道,实力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即使再好的“后门”没有过硬的实力一样要被淘汰。这个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我们唯有做好自己,争取让自己去做自己的那个“后门”。可能有的时候,我们拼劲全力去追求的东西,不过是现在上流社会某些人的常态,但是,我们拼劲全力不是为了比他们过的好,而是比曾前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过的更好。

    二、我们总是让自己走的太远,远得找不到回去的方向,远得回首只见苍茫。我很喜欢书中对高加林进省城后回县城的的这一段描写:

    “经过平原和大城市的洗礼,高加林兴致勃勃地回到这个山区县城来了。他下了公共汽车,出了车站,猛一下觉得县城变化很大,变得让人感到很陌生。城郭是这么的小!街道是这么短窄!好像经过一番不幸的大变迁,人稀稀拉拉,四处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什么声响。其实县城一点也没有变,是他的眼界变了,是他的感觉变了。任何人只要刚从喧哗如水的大城市再回到这样僻静的山区县城都会有这种印象。”

            这让我想到,考入大学后的我第一次回家的感觉,是如此的一模一样。也让我想到我初到长沙时候的那种震撼。但,高加林他走的太远太远了,不是他的脚步走得太远,而是他的心。远的离弃自己的最爱、远到忘了最初的想要。他狠心的抛弃巧珍和黄亚萍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能使他这么决然弃巧珍而去的,只是因为,黄亚萍能够带他去南京,他可以去苏州、上海等这样的大城市去生活去工作去放飞自己的理想。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而如果和巧珍在一起,他可能一辈子只是个农民,他不甘心。然而,最后他高加林还是后悔了。

    初到湖南的感慨  图片来源于作者
    “高加林一下子扑到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着抓住两把黄土,沉痛的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图片来源于作者

            我们拼尽想要摆脱自己的贫苦,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体面的人。这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我们,在追求外面世界的一切的时候,忘记了生我育我的那一方水、一寸土、一代人。我曾经以为《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他成功后为什么不想离开那个贫瘠的双水村,我单纯的以为,他是没有文化,他不像弟弟少平那样读过许多年书,很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其实不是,他只是不想走,

            他终于走出去了,但他还是不愿走出这个生他养他育他的这片黄土地。因为这个地方始终是他爱情懵懂的发芽与爱情悲壮的凋谢,是他不羁青春的上演的也是壮丽青春的落幕,也是他悲伤困难的开始与血泪苦难的结束,是他成长与之奋斗的地方。这里有他的爱情、友情与亲情、有他的血和泪。

            少平虽然同高加林一样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是不同的是,少平他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

            我曾经向同学无数次的抱怨过我们家的那条泥泞的小路、那破旧的房屋以及冻裂的水管等等,我向同学抱怨着,我长大再也不想回到这个破地方了。现在,想想我是错了。这个破旧不堪的土地养育了一个破旧不堪的我,我所有的一切贫穷、落寞、孤寂、这片黄土都通通的包容着我。我是踏着这条泥泞的路走向大城市的;我是喝着这方井水茁壮成长的;我是在邻里四舍的期望下长大的……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的很远;但当你跌倒的时候,众人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颗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

    高加林就是由于他忘记了自己的根,一味的追求他内心的世界,也是导致他最后悔不当初。当他再次回归农村的时候,最亲爱的爱人巧珍早已另嫁他人。很喜欢高加林回村德顺爷爷对他说的一句话。

    他用枯瘦的手指头把四周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说:“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育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再说,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的生活一天天的往好变。咱们农村往后前程大着呢,屈不了你的才!……”

    三、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意识。我认为高加林追求是脱离的现实,他没有像少平那样脚踏实地。他明明知道这份工作不是靠着他的努力而来的,最后,还是随波逐流。如果,是少平,我想他一定会拒绝。而他的爱人黄亚萍亦没有晓霞那样的见识。她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的苦。而晓霞不是,她感到少平身上有着一股不平凡的力量,凭借这股力量他未来一定是后生可畏的。

                以上三点对我来说感悟蛮大的。总之,这本《人生》是别样的人生,是一个不值得我们效仿的人生。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晚城

                                                                  2018.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路遥,悟别样《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os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