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东汉的建立者。整个大汉王朝的中兴之君。战功赫赫,功绩名垂史册。这样一位伟大的君王,心机应该很重的,但是刘秀为什么没有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杀戮功臣呢?按理说,这点小伎俩,刘秀不应该没想到的。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吧。
1、当时天下思汉
但是的图谶(就是算命先生的流言预测)都说刘氏江山还会再度兴起,王莽实在是搞得不像话,名不聊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秀只是顺应民意,恢复了刘氏江山(就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刘秀不是初创,历史也只能称为光武中兴)。这些手下们,原来就是俺们刘氏的臣子,你们都是奴才。犯不着跟奴才们一般见识。
2、刘秀本人比较怀柔
刘秀一直喜欢务农,农夫对待自己的禾苗尚且爱惜,何况人命呢。
3、刘秀还有有点文化的
刘秀在王莽天凤年间,到长安学过《尚书》,略通大义。一个读书人,还是有底线的。只是不知道王莽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死对头学文化。
4、刘秀镇得住各位大将
刘秀自己就是牛逼的将领,之前两汉将领排名的时候,本人还将刘秀排了第一。昆阳大战,堪称教科书式的范本。以少胜多,他手下的将领们,没一个能做到这么牛逼的。因此刘秀镇得住手下。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能够镇得住那一帮子牛人一样。
5、在后汉书循吏列传中,范晔老先生评价刘秀一个字:仁。
刘秀来自民间,懂得民间疾苦。如果杀戮功臣,闹不好会激起叛乱,百姓将再次遭受水深火热。
6、统一天下之后给以优厚待遇,使他们可以养尊处优.
打下天下之后,刘秀统统分封,封功臣都为列侯(侯爵里面最高等级),大国有四个县。这是超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上限,之前都不过百里(根据打雷传播的距离不过百里的理论做的限制)。刘秀对这个政策只有一句回复: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通过超规格的分封,这些功臣们也乐得逍遥自在。说明一下:刘秀只是给的俸禄多,但是实权少,甚至朝廷中枢都没有几个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
刘秀这招有点高薪养廉的意思。
7、刘秀起兵的很多中坚力量本身就是自己人,如:兄弟,姐夫、妹夫、同学(靠联姻笼络)
刘秀集团的核心,大多都是刘秀的兄弟(可以参看之前的文章:跟刘秀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
另外还靠联姻来加强管理:如:李通是刘秀的妹夫,邓晨是刘秀的姐夫等。
邓禹是刘秀在长安一起学习的同学。
重要将领都是自家人,这怎么下的去手啊。
刘秀靠联姻等关系虽然在早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造成了后世关系的盘根错节,之后这些家族通过当皇后等手段,逐渐控制了东汉的政权。导致外戚的势力比西汉的大而且更持久。范晔老先生直接将史记和汉书中的外戚传升级了和皇帝一个级别的皇后纪。这一点就足够说明东汉外戚的实力有多强大。
刘秀未杀功臣,在初期是正确的,也留下美名,但是从后面的历史来看,貌似不诛杀功臣也是有弊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