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潮水》——读曰生诗作《故乡》
《故乡》
文/曰生
我不敢让这个词 走到唇边
唯恐泪水站起来
在记忆的河床 拍案
荒漠甘泉:《爱如潮水》——读曰生诗作《故乡》
已数次阅读欣赏曰生的诗作了,从《于无声处响惊雷》——读曰生诗作《送军》到《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精神家园》——读曰生诗作《废墟》,每每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读曰生新作《故乡》,更是耳目一新,荡气回肠。
《故乡》,这几乎可以作为游子们的同题诗了。千人有千种写法,要出彩却是很难。然而诗人曰生恰好抓住了人们对“故乡”的共性认知,那就是“记忆”。诗人没有费笔墨具体地对故乡记忆往事片段进行描述,而是笔锋直下,对“故乡”展开了非常感性的议论。“我不敢让这个词 走到唇边”,这第一句语出惊人,又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诗人为什么不敢,竟然恐惧“故乡”这个词到如此地步?接下来这第二句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案,是“唯恐泪水站起来”。第三句一气呵成给出了结局,“在记忆的河床 拍案”。
整首微型诗,只三行,主题明确,一以贯之,一气呵成,转承有度。每一句都从骨子里透出对故乡的眷恋和深爱。我们能够看到,每当“故乡”在诗人的脑海记忆中泛起波涛时,情感的洪流便早已决堤,那‘走到唇边“的只剩下了不能自已的微微颤抖。而“泪水”虽然还没有夺眶而出,却已是激荡心头。涌入脑海的,更是无尽的故乡往事的“记忆”。爱如潮水,对故乡的爱已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竟是这般的不敢和无奈,心底深处透着几多的不舍和不甘。
诗人用“唇边”、“泪水”、“河床”搭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平台,让思念和记忆狂舞;“不敢”、“唯恐”等词,表达了一种极致的思乡之情;又用“走”、“站”等词,非常生动感性地表达了其繁复难明的内心世界;最后用“拍案”一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 诗人对故乡的饱含深情之意,这无疑是对故乡的呼唤,是令人震耳发聩的绝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