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但几乎没人可以完全的控制情绪,所以我们很少说“控制”情绪,而是“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可以让我们适当有掌控感,不至于成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控制。
通常人们会认为,正性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而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但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可以提高人们记忆的准确性,减少错误记忆的可能性;在记忆的内容方面,负性情绪可以提高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成绩、但会降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的成绩,正性情绪可以提高言语工作记忆的成绩、但会降低空间记忆任务的成绩。
有研究者曾经统计过情绪的定义,发现不同的研究者会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来定义情绪,因而在心理学界出现了至少90种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理论都比较一直的认为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Ekman(1987)认为:人的基本情绪有六种: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一般认为,婴儿在5到6周时出现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到4个月开始出现愤怒和悲伤;6到8个月开始体验到对母亲、抚养者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和分离焦虑等。大概1岁半至2岁左右,婴儿逐渐体验到羞愧、自豪、同情、内疚等更高级更复杂的自我意识情绪。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科学的认识情绪:
001【情绪是生命的能量】
表明我们是鲜活的生命体,表明我们有敏锐的感受力。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只是每天机械地做事情,早晨刷牙,然后早饭、午饭、晚饭、睡觉,周而复始,那么任何人同时也再没有机会焦虑、生气、恐惧、沮丧,或者伤心哭泣了。所以,所有的情绪都是生命存在的状态,是生命的能量。
002【情绪人人生而有之】
有一些情绪是天性遗传的,如恐惧、愤怒、快乐、惊讶、悲伤等,这些情绪都是自然的生命能量的流动,不随着人的主观而改变。有一些情绪是我们经学习而得来,羞愧、骄傲、愉悦、感恩、罪恶、郁闷、友爱等;还有一些情绪是出自我们的想象和猜测,比如当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没有把握时,就会感到焦虑;对过去的事情追悔、内疚、抱怨就会积累成忧郁。
003【情绪分正负、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没有愤怒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无法调动求胜的内分泌激素去拼搏竞争,我们也很难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恐惧是我们生来就具备的保护自我的力量,帮助我们衡量危险,使我们能够意识到危险之源,然后做出判断,以便决定逃离还是隐藏来保护自己。情绪并无好坏、对错之分,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情绪。
004【情绪会积累,压抑久了很危险】
因为对情绪的误解和片面的认识,我们通常认为正面的情绪才是良好的,负面情绪多被压抑并不被允许表达。这些未被合理表达和释放的情绪会累积下来,储存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它们不会自然而然的消失,每当新的事件诱发了旧有的情绪,我们就可能受到它的控制,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行为……
005【情绪会转移,能感染】
情绪的“迁移、投射、移情”几乎是我们生来具备的能力。我们天生会从“不安全”对象转移某些情绪到“安全”对象身上。比如当我们不能或不被允许对父母、老师表达愤怒时,往往把生气转移到同学、朋友身上。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感觉,没有表达自己当时真正的感受。把负面的情绪转移,感染到他人,这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利。
比如“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地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006 【情绪是我们内心送信的客人】
焦虑通常可以起到唤醒生理机能,更好为战斗做准备,适度的焦虑还能让我们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提升能力,更好应对;嫉妒让我们知道我们对很多事情有多么的想要;抑郁让我们知道对现状的不满,开始能够停下来反思和追求意义。愤怒是无法言表的悲伤,背后通常是对爱的渴望。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描述:“情绪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对客人能以礼相待,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客人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怕你收不到一趟趟的送,因为你关着门,他怕你听不到就敲门、砸门甚至撞门,白天你不开门,他晚上再来。那就是你做梦的时候,你的保安(理性)下班以后。”
我们都有收取快递的经验,如果我们不懂,内心就会一遍一遍的发送信号,就像快递员一遍遍打电话,需要你亲自签收,如果不签收,快递员就会一直骚扰你,因为信的内容很重要,这封信包含着我们的期待、渴望,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越是大的情绪,“信”的内容越重要,越有价值。所以,如果你出于巨大的情绪中,那我首先要恭喜你。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理解的情绪”。情绪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在应对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情绪,科学的认识情绪。
写在后面: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分享案例,也会告诉你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在此之前,请仔细想想,你通常被什么情况所困扰?如果是愤怒,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如果是抑郁,你的生命中经历了什么?如果是焦虑,都有哪些焦虑源?....
如果你愿意接受内心发出的信,请看看这些情绪背后都在发送什么关键的心理需要?欢迎留言一起来分享,看看你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