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洗炼“坐台”法的前世今生
原创: 甘沐先生
藏医药学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银洗炼‘坐台’法”亦称“水银加工法”“坐台”(下文简称“坐台”),藏语称之为“佐珠钦莫”,更是藏医药学里的珍宝。这一方法已经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银洗炼法”是传统藏药制作的一项高难度技术,先从水银中提炼出“坐台”,用以制作名贵藏药的药引,在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坐珠达西、仁青芒觉、二十味松石丸等名贵藏药中,“坐台”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没有“坐台”,这些名贵的藏药便无法生产。然而在1920年左右,这门绝技便已失传。
“坐台”的前世今生
据相传,“坐台”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在古印度问世,后随着藏地开展引进佛法的开明运动,佛教的经典也陆续在西藏地区遍布开来。“坐台”便在此时译入藏地,成为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中的秘宝(《四部医典》即根本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全书对人体生理解剖、胚胎发育、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临床各科疗法、方剂药物、诊断疗械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全书共156章,正文以九字一句藏文韵体文写作,深奥难懂,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然而这项绝技,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和掌握这项绝技的人越来越来少,民改后,这项绝技还是销声匿迹了。
1978年,这项绝技又被重新提起。西藏自治区一位部门领导同志发现了失传50多年的“水银洗炼法”,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藏医大师措如·才郎,在国家和西藏政府的支持下,1988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获得了“坐台”专利证书,该技术以专利形式得以留存。
“坐台”的复杂提炼工序
“水银提炼的工序十分严谨,冷炼水银需在大釜中加入适量的水银、锡、铅、菜油和酥油等物质煮沸,然后再研磨为末,加药液清洗;热炼水银需在铁釜中熔化硫磺后,再加入水银合炼;水银洗炼‘坐台’更复杂,需加入金、银、铜、铁、响铜、黄铜、铅和锡等闭毒八金属合炼,封闭水银毒性,再经过许多道消毒加工工序,才能炼出‘坐台’。”
在提炼的过程中,洗毒这道工序尤其危险,由于皮肤长期裸露与药水接触,很容易引起皮肤中毒。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坐台”的传承与发展
1978年,措如·才郎与他的助手们,翻阅大量史籍,潜心研究,为了找到冶炼水银、黄金等高熔点金属的专用石锅,深入到附近上百里的农村,寻找藏医学大典中所记载的石锅。万事具备后,经过40多天,几十道复杂的工序,不断地尝试和试验,措如·才郎终于成功提炼出“坐台”。
为保证这一绝技后继有人,他耐心培养了四十几名徒弟。同时,他还将自己授徒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编写出版了《水银洗炼“坐台”法精要》一书。为藏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
“坐台”的功效
水银洗炼加工后的“坐台”对脑溢血、麻风、痛风、黄水病等疑难杂症具有奇特的疗效,对普通人也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是配制名贵藏成药缺一不可的重要原料。“坐台”不仅对癌症、脑溢血、麻风病、痞瘤、炭疽、关节炎、黄水病、高血压、心脏病、乙肝以及各种炎症、过敏症、中毒、病毒感染等疑难杂症具有奇特的疗效外。对滋补强身,增强五官功能,提高免疫力,养颜、防皱纹、抗衰老等方面有特殊功效。
由西藏藏山奇精工缔造的“缔一草冬虫夏草复方胶囊”,精选那曲优质冬虫夏草为主要原料,使用藏医大师措如·才郎的独家炮制方式,配以山药、玉竹为药引,同时作用于冬虫夏草,增强药效、减短肠胃首过效应时间,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辅助五脏六腑平衡属性,同时还解决了冬虫夏草单方制品,对体虚偏热、外邪入侵等情况不适宜服用的弊端,解决了易上火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