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赞美与批评

赞美与批评

作者: 安吉拉的坐井观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5-20 10:27 被阅读0次

在中国文化里,崇尚谦虚,赞美勤劳,永远有更高的目标立在前方,老黄牛精神代代相传,所以埋头苦干,吃苦耐劳,变成一种应该具备的品质。于是乎,要达到令人赞扬的标准,普通的真不行,得要突出。

在中文里赞美的词多吗?对于那些文采斐然的人来说,把一个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这绝对是要充分理由的,一般人是无法得到的,一定要是开天辟地、功勋卓著、后无来者。对于普通的人来说,把别人夸上一番可能自己先要做一番心理建设,因为没夸上两句自己的鸡皮疙瘩就会掉满地,于是夸着夸着就夸不下去了。所以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擅长夸人的,就像表达爱,通常都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说一句我爱你,我喜欢你,不是在特殊的场合就是特定的情况,谁把这些话时常挂在嘴边,那给人的印象就不是正经人。

与此同时,我们要找一个人的毛病似乎比夸赞人容易得多,而且根本不需要酝酿什么情绪,张口就来:你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你怎么又迟到了?你怎么又忘东西了?你怎么走路不看着点?你看,多么小的一件事都能被挑出毛病来,中国人是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族。

反之这些事做好了值得被夸吗?你今天按时吃饭很好;你能准时上班太棒了;你记得带东西很好;你走路真仔细。有人听到了第一反应会是,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像是在哄小孩子,或是明褒暗讽。因为在大多数的眼里,做到这些是应该的,而应该的事不具备被夸的理由。

所以当领导手下的员工做了一件对的事时,在领导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例如,准时上班,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从来不无故请假,乐于帮助同事解决难题,作为一名公司员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不都是理所当然的吗,作为一名好员工的标准不该如此普通。

久而久之,领导对手下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些毛病的,有的甚至浑身都是毛病,每次领导看到这样的员工,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他的各种问题,看到他又犯了错,不仅在言语上批评,还会加强一遍心理暗示,他就是这样的人。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被正向激励的。就像某些动物训练,当动物按人类要求执行了某项特定的行为时,它们会被奖励食物,而当它们做错了时,则什么都没有,久而久之动物就知道了它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奖励食物的行为就是对正确的行为的强化。

所以当员工做出了一个好的行为时,对其行为进行夸奖,其实就是给其一个信号明确地,他做得对,反复强调多次之后,他就会下意识地保持这种行为,所以指出错误是应当的,但反复强调他错了,并不一定就能达成效果,而是当他做对时进行正向激励,也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文章

  • 批评与赞美

    人,有多么渴望获得赞美,就有多么讨厌受到批评。这个道理在我们夫妻二人之间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他说我做饭不好吃,...

  • 批评与赞美

    最近在看《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被称为全世界成功人士奉为圣经的人际关系学,是由美戴尔.卡耐基所写,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

  • 赞美与批评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

  • 批评与赞美

    在阅读鲁迅文集的《呐喊》时,有一段话说得很有意思: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

  • 赞美与批评

    赞美一个人可以从事到人!先找到一件事或者一个行为,进而推断他的一个特质!相反,批评别人,要反过来,从人到事! 有一...

  • 批评与赞美

    下午看到微信读书群的有一条@我的红色消息提醒,点进去看到是一位之前从未说过话的群友在圈我,并且说到:“这不就是记吃...

  • 赞美与批评

    一、赞美 1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容易高估自己的。包括自己的能力、自己对某一个事情的贡献,自己的优秀程度,等等...

  • 20190107 赞美与批评

    在心理学中,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

  • 论赞美,批评与建议

    赞美是一种能力,多了,显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少了,药劲不够,不能让被赞美之人产生快感。赞美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

  • 《你会赞美吗?》姐妹篇——你会批评吗?

    人人都讨厌被批评。 上周写了《你会赞美吗?》,与被赞美恰恰相反,人人都讨厌被批评,因为这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赞美与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tg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