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611486/0be30e158846589e.jpg)
今天是十月十二日,上午十点多,我们离开阿瓦提县,驶向阿拉尔市。
途遇第一师七团,我们顺路去探望。第一师七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十三师三十七团。1952年春,第三十七团遵照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发布的生产命令,奉命从温宿县进驻人迹罕至的荒漠“玛滩”。
七团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河和多浪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的山前冲积平原南缘交汇地带。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独特有优势。
来到七团团部入口处的鼎盛文化广场。我被四面环水,有很多座桥环绕的七团团部吸引,漫步其中。
我被七团地标式的建筑大鼎吸引,认真品读,内涵寓意深刻:鼎高30米、基础高5.9米,共高35.9米,象征359旅的传人,其中三根立柱象征兵团的三大作用、三大产业,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思想”等主旨精神;同时,三根立柱远看象三把步枪,象征兵团维稳戍边;主鼎的三面各突出一个狮头,取用汉字谐声,象征第一师,狮子头两边各有一根橄榄枝,象征兵团职工群众始终不忘责任使命扎根戍边,耕耘希望;四周有16个小鼎,象征第一师十六个农牧连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我漫步在七团的共建文化示范区,详细观看了七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导视牌,参观七团文化体育活动场馆、亲子活动室、书画室、 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馆、团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功能厅、清乐泉影城等设施建筑。
七团依托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让辖区居民群众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果,带给居民群众更轻松愉悦的文化体验。
六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七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代军垦人不懈的努力奋斗,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七团已成为第一师一个中型的现代化国营农场。
如今的七团,良田万顷,绿树成荫,渠系纵横,条田林网疏密有致,交通道路平坦便利,高楼耸立,万家安居;牛羊成群,粮棉如山,瓜果溢香,职工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七团的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几代军垦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火热的青春和血汗,甚至生命筑建的这座屯垦戍边的不朽历史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