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出自《晋书·惠帝纪》
解释:
晋惠帝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蛤蟆的叫声,就问侍从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东西在官家地盘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盘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所以说,帝王啊,能守住自己江山的,要么是祖训好,要么出身贫苦。正所谓富不过三代。祖训好的,一旦有一代怠慢了,祖训破了,江山也就亡了。出身贫苦,遂爱国爱民,三代以后,也就淡然了,长在深宫,不知春秋,哪还晓得民间疾苦呢?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专家也是一样的,比如:吃纸碗装的方便面不健康,教授说焚烧秸秆弊端多
image.png
啥也不是,学术文章都让你们糟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