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LinkedList
,我们先来看一下JDK中对LinkedList源码的一点解释:
Doubly-linked li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st and Deque interfaces. Implements all optional list operations, and permits all elements (including null).
大致意思就是:LinkedList
是 List
和 Deque
的双链表实现,实现所有可选列表操作,并允许所有元素(包括null)。
链表
是数据结构中 线性结构
的一种。
再简单说一下Deque
吧,它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
Deque
是double ended queue
的简写,即“双端队列”。Deque是线性集合,支持两端插入和移除元素。大多数Deque实现对它们可能包含的元素数量没有固定限制,但是此接口支持容量限制的双锻链表以及没有固定大小限制的。此接口定义了访问双端队列两端元素的方法。提供了插入,移除和检查元素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都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在操作失败时抛出异常,另一种返回特殊值(null或false,具体取决于操作)。后一种形式的插入操作专门设计用于容量限制的Deque实现;在大多数实现中,插入操作不会失败。
LinkedList
是 非线程安全的,插入和删除速度快,但是随机访问的速度就比较慢了。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从源码一探究竟吧!
以下源码基于
JDK 1.8.0_11
。
首先来说一下 LinkedList
内部维护的 Node
节点私有静态内部类吧。看源码: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 存储具体元素
Node<E> next; // 后继节点
Node<E> prev; // 前驱节点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增加
对于添加功能来说,最常用的两个方法分别是 add(E e)
和 add(int index, E element)
(1). add(E e):直接添加元素至链表尾部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直接插入链表尾部
linkLast(e);
return true;
}
// linkLast(E element) 方法源码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 默认新节点为链表的尾节点
last = newNode;
// 如果原链表的尾节点为 null ,说明链表是空的,则新节点就是第一个节点
// 否则新节点就成了原尾节点的后继节点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 链表大小 + 1
size++;
// modCount + 1
modCount++;
}
(2). add(int index, E element):添加元素 element 至链表指定索引 index 处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该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检查 index 是否在区间 [0,size] 内 (size是指链表的大小,初始值为0)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如果要插入的 index == size ,直接插入至链表尾部
// 否则插入到链表 index 位置处
if (index == size)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方法源码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获取 succ 的前驱节点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 succ 的前驱节点指向新节点
succ.prev = newNode;
// 如果原链表 succ 节点的前驱节点为 null,则说明原链表是空链表
// 那么新节点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是第一个节点了
// 否则,新节点即为原链表 succ 节点的前驱节点的后继节点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 链表大小 + 1
size++;
// modCount + 1
modCount++;
}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方法分析:
linkBefore.png对于在链表中的添加操作,一般用到的就这两种,要么直接添加到链表尾部,要么添加到链表指定位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应的方法使用即可。
删除
对于删除功能来说,最常用的两个方法分别是 remove(int index)
和 remove(Object o)
。
(1). remove(int index):删除链表指定位置某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 该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检查 index 是否在区间 [0,size) 内
checkElementIndex(index);
// 如果上面的方法不会抛异常,就直接调用 unlink(node(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 unlink(Node<E> x) 方法:取消链接,即删除元素
E unlink(Node<E> x) {
// 获取 x 节点的相关属性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 如果x的前驱为 null,说明x就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要删除x节点,直接将x的后继节点变为链表的首节点即可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 否则,让 x 的前驱节点的后继节点赋值为 x 的后继节点,x 的前驱节点置为 null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 如果 x 的后继为 null,说明 x 就是链表的尾节点
// 则直接将链表的尾节点赋值为 x 的前驱节点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 否则,让 x 的后继节点的前驱节点赋值为 x 的前驱节点,x 的后继节点置为 null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 置空,等待GC回收
x.item = null;
// 链表大小 - 1
size--;
// modCount + 1
modCount++;
//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return element;
}
unlink(Node<E> x) 方法其实就是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的逆向过程,这里就不画图分析了。
(2). remove(Object o):删除链表中的某元素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因为链表允许 null 元素,所以这里需要判断待删除元素是否是 null 元素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 找到为 null 的元素
if (x.item == null) {
// 直接删除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 找到待删除的元素
if (o.equals(x.item)) {
// 直接删除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修改
修改链表中的元素使用的是 set(int index, E element)
方法,即修改指定 index 位置处的元素。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 该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检查 index 是否在区间 [0,size) 内
checkElementIndex(index);
// 获取指定 index 处的节点 x
Node<E> x = node(index);
// 以下两步就完成了新值与旧值的替换工作
E oldVal = x.item;
x.item = element;
// 修改完后返回的是旧值
return oldVal;
}
查询
查询使用的是 get(int index)
方法,获取指定 index 位置处节点的 item 值。因为查找的时候要从头节点或者尾节点开始查找,所以当链表比较长的时候效率可能就不是很理想。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该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检查 index 是否在区间 [0,size) 内
checkElementIndex(index);
// 返回指定 index 处节点的 item 值
return node(index).item;
}
// node(int index) 方法源码
Node<E> node(int index) {
// 根据 size >> 1 即size右移一位的结果,判断是从链表的头节点查找还是从尾节点查找
// 有点类似折半查找的感觉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 从头节点开始向后遍历查找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 从尾节点开始向前遍历查找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遍历
为什么说使用迭代器遍历 list 的时候要避免使用类似 add
、remove
这种修改 list 结构的操作?原因就是如果在创建迭代器之后的任何时候对列表进行结构修改(因为修改list结构的时候modCount会自增),迭代器将抛出并发修改异常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比如下面的代码就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first");
list.add("a");
list.add("m");
list.add("p");
list.add(null);
list.add("last");
Iterato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Object next = iterator.next(); // 第二次循环的时候就会抛异常
list.remove("m");
System.out.println(next);
}
}
}
来看一下调用这个异常的方法实现: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相关的源码比较多,就不贴出来了,简单说一下抛出这个异常的原因吧:
第一次调用 next() 方法的时候 expectedModCount 就已经被赋值了(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当下面的代码调用了 remove() 方法后,修改了 modCount 的值(modCount++;),所以当第二次遍历进来的时候,调用 next() 方法,next() 方法再调用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时,就会检测到这两个值不相等,所以抛出异常。
关于 LinkedList 的常用方法就说这些吧,还有一些方法可能并没有提及,但是也不难,如果你肯努力,你一定会看懂的!请记住,千万不要假装自己很努力!
我是bearPotMan,一个经验不足的十八线演(码)员(农)。
Know everything,control everyth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