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品赏析——乾隆通宝

精品赏析——乾隆通宝

作者: 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20:40 被阅读0次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钱局较雍正时有所增减,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宝河、宝巩、宝济三局,于乾隆五年时开宝福局,七年开宝桂局,十年开宝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官方说是为杜绝私钱,实则无异于减重。“乾隆四十年时,私铸情况日盛,各省官员出现盗铸,政府对此无计可施,加上云南铜产量逐年递减,导致铜价飞涨,铸钱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清政府继而又采取了通货紧缩政策,先后停铸了宝直、大理、广西、 临安 等局,同时鼓励商人从海外进口铜材。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私铸虽有所减少,但官钱不见增加,民间交易缺钱,就出现了使用古钱的现象。到了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继开了宝直等局,同时放宽了铸钱的标准,所以导致乾隆后期制钱的质量参差不齐,大不如初的情况。此外在乾隆朝时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宝”红钱(也做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是以新疆产铜为原料,在新疆地区铸行的,此后各朝均有铸行。

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币种与不同时期形状与大小也有不同。

随着近年来钱币收藏市场越来越火热,人们开始对各种古钱币感兴趣,随着人们对古钱币关注度的提高,使得各种钱币的价格相继上涨,而乾隆通宝就是属于其中一种,近十年的时间,乾隆通宝钱币的价格涨了将近200倍,当然乾隆通宝钱币价格的涨幅与古钱币市场整体的行情的是有一定关系的。

最近本公司收集到一枚乾隆通宝,现收藏家因某些原因,急需出手该枚乾隆通宝,低价出手!如有意向购买者可联系小编!

本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直街30号金中环大厦A座38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品赏析——乾隆通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yp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