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阿桑
最近又重温了一下《海上钢琴师》,之前看的时候完全看不懂男主角。不懂他的想法,不懂他的挣扎,不懂他在快要迈向新世界的犹豫。可是,有些情感真的是会在你不经意的某一刻与你相遇。在一个黄昏,一个人坐在夕阳下看书的时候,就在那一瞬间,似乎与这种情感有一丝的碰撞。也许,那个才华横溢的男主角并不是害怕下船后的世界,也并非害怕生活中的抉择。
不是他选择了孤独,而是孤独选择了他。
正如他自己所说,“琴键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用它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
他爱的不是钢琴本身,爱的是钢琴给他的世界;他爱的不是孤独,而是孤独中的自己。一个人自成一个世界,在音乐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尽头。不是天才拥有孤独,是孤独成就了天才。
在电影中,他是闻名遐迩的钢琴师,天籁在他的指间缓缓流淌,走进了每个人的内心,打动了每一个听琴的陌生人,就连他弹琴时指间翻飞的样子也成就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多少人坐上那艘船并不是为了远方,只是为了听他绝伦的一曲。在别人眼中,他的成功是因为天赋,因为上天给予了他创造音乐的能力。
其实,真正成就他的是他的孤独。天赋固然重要,但仅仅只是导火索。他遭遇孤独,也享受着孤独。他没有朋友,家人,爱人,离他最近,给予他温暖的只有音乐。所以他沉浸在自己音乐的王国中,用寂静把自己和外界划分开来,独自享受着音乐的美妙,独自探索着音乐的神奇。为每一次音符的跳动而欢欣,为每一次流淌在指间的情感而鼓舞。正是这些孤独中对音乐专注的探索,成就了这个一生只有音乐的人。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天才们也是如此。在每个班级中,学生大概可以分成三大类:学霸,中等生,差等生。一般那些学霸从来不按老师节奏来,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他们喜欢单独行动,崇尚着“个人英雄主义”;而中等生们则喜欢跟着老师节奏走,跟从着大众的脚步,随波逐流;差等生们则属于既跟不上大众的步伐,也没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按照着自己的心情得过且过。
如此说来,其实也不是要让大家都崇尚着“个人英雄主义”,只是要沉静下来,反省自己,找准自己的的方向,拥有自己的
节奏,按照着自己步伐来。周围太喧闹,会忘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诸葛亮曾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为宁静,所以致远;因为孤独,所以卓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