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值得你爱的人是幸福的,不管这种爱有没有回报。其实,你真切感觉到自己已用全副身心去爱她,这便是回报,因为这种感受使你体验到生活的美丽,生命的真实。
被爱是一种崇高境界。如果你也爱她,你的爱便可升华;如果你不爱她,你将因自己坚守了爱的阵地更加证实你爱的价值,意味关你将爱的辉煌;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是否爱她,那么时间和挫折的考验,会使你的爱更加成熟,会使你的人生充满生机。而一旦这种爱被你确认或是被你拒绝,无论如何你已经是一个新的自我,因你实现了超越。
美是一种认同,美没有法则。美甚至是一种残缺,所谓完美,那是理想化的东西。
维纳斯之美,便在于断臂。
理解爱,须先懂得如何欣赏美。“因为爱才美,因为美才爱”的争论不免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爱便是一种美丽,是美的具体化、物质化。美是爱的抽象,爱和美的统一,更在于使人类的灵魂行到同步的升华和净化。因为爱才有美的灵感,美的升华,美的发现;因为美才是爱的发现,爱的灵感,爱的升华。这种和谐的统一,有机的对应,便是爱与美的生命本源。
美是一种赐与,爱是一种赐与。爱是美的延伸,是为美的永恒则由美激发的人类的一种本能。美是超道德的吗?爱是超意志的吗?这些深刻的问题留给后人思考,然而美与爱组合了爱美,却是人类在道德与意志的殿堂内的圣物。爱首先意味着牺牲、付出、然后才是收获。爱一个人是找不到理由的,一旦你找到理由,就说明你并不爱她;不爱一个人却总有许多理由,一旦你找不到理由,意味着你已经爱上。可见爱是一种精神,是在远离生命的一条路上等待自己。
爱使一个人活得真实,活得感人,拥有爱的日子,掂得出分量。那些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爱,把美雕刻得玲珑剔透,万种风情。美是一种诱惑,爱是一种享受。美以宽容的心境善待人们,爱却是挑剔的。挑剔是为美更美,爱更真。爱是思念,由于过于锋利会把渐远的畅畅快快割得鲜血淋漓;爱是信仰,为了一个字的承诺付出整整一生;爱是希望,于是人生的颜色永如太阳的光芒……爱是永恒的,美是永恒的,这种永恒营养人类的生命,孕育一种不朽和辉煌。
如果恋人问我,“你爱我的什么?”我会说爱你的全部,包括缺点。此时,缺点也便成为美的渊源,因为此时不仅爱你,还有一种爱的期待,期待你的缺点一旦消失,你将更臻完美,更加可爱。我的爱在这种期待中富有诗意。这种爱穿着希望的衣衫,裸露真爱的灵魂。印度电影《大篷车》的主人公尼莎,为了心爱的人的幸福,牺牲宝贵的生命。她以美丽的死亡实现了爱的承诺。“有些死亡是堂皇的,幸运的,我曾见过。那些死亡把非常辉煌的生涯在其鼎盛时期,带到这种壮丽的结束。我认为,已故的抱负和勇敢的计划都不及他们中断那样崇高,他达到了自己渴望达到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的地方,并且比他们的欲望更为崇高和光荣。”(蒙台涅《散文集》)。我们歌颂这种死亡,由衷地,发自肺腑。一旦我们失去爱与美,已经意味着死亡了一次,剩下的仅是一具载体。
爱与美包含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愫,最纯洁的渴望,于是这个世界变得分外美丽,于是我们开始感触生命的短促,于我们留恋这个赐与我们生命与思想的世界。词人元好问在《摸鱼儿》中言“狂歌痛饮来访燕丘处……莺儿燕儿俱黄土”。我们不会因为生命的短促而悲哀,我们仅能做的,就是让有限的东西去永恒美丽,把它们变成永远,用我们的爱,我们血肉里的土壤,我们骨头里的岩石。
于文华、尹相杰的《纤夫的爱》满大街流行,就是因为这首质朴的民歌唱出爱的内涵,爱的力量,激起渴望爱。寻求美的执著的人群心灵的共鸣,这是灵魂的搏斗。正是由于美与爱的存在,才使人类的灵魂不致游离本位,才使旅途上疲惫的人们虽然孤独而不曾感到寂寞。这种爱富有生命力,爱就是为人们所认同所歌颂所追求的美。这仅是美与爱用最初美丽的眼睛凝望我们的瞬间,这绝不是风景,这正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永恒的,天长地久的,同时也是宁静的。
爱与美的天然结合,是一种生命。美在爱的氛围中存在髂在美的凝体中渗出。她以唯一的声音嘹亮的声音也是永恒的声音告慰红尘中忙碌的人群:
我们同在。
我们永远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