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小说|《灵魂安住》(59)

小说|《灵魂安住》(59)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06:57 被阅读0次

有一次,我故意去老师家送作业。

“李老师,麻烦您去倒杯水给傅同学喝。”他称他的老婆叫李老师。

“王老师,我下午有会,请您三点去托儿所把宝宝接回家。好不好?”他的老婆管他叫王老师。

总之都是类似这样的语言,这状态把我惊住了。两人说话太客气了,皆用敬语,以老师相称,毕恭毕敬。可是我怎么觉得那种从骨子里流出来的客套寒气一下子能把人推之千里,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生活在一起呢?多累呀!

我便斗胆问老师:“您为什么找李老师结婚,这么快又有了宝宝?”

王老师很简单地回答我两个字:“需要”。

然后他给我讲了马斯洛的五个人生需求。最底层是生理需求,就是人们对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的需求,首先要保证自己能活下去。第二层是安全需求,保证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和疾病。第三层是社交要求,是人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第四层是尊重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实现自我价值和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最上面一层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它包括对真善美和理想、抱负的追求,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实现自我,它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需求。

我不懂,又问。“那你不是没有爱情了么?”

“爱情在不能满足人类最底层需要的时候是苍白的、毫无意义的,是不被需要的。”

“那你为了你所谓的这个需要就可以什么都不需要了么?”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

“美好的爱情谁都想有,但是在生存面前会变得一文不值。”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没有爱情的婚姻会很痛苦。你早晚会后悔的。”

“但是没有生存的婚姻会更痛苦。”

那时单纯的我丝毫不懂得找对象除了爱情还需要物质、家庭条件、父母身份这些额外条件,虽然我深处我家那样的水深火热之中,也并不知道通过这些来拯救我的生存需要。

李老师家条件很好,她的父亲是我们学校的知名教授,而王老师家在偏远山区,生活贫困,父母和弟弟妹妹都需要他的接济。王老师需要房子,需要钱、需要有人帮忙照顾孩子、需要在学校升职等这些客观需求的保证,而李老师就是他这些生存刚需的绝对安全保证。

相关文章

  • 小说|《灵魂安住》(59)

    有一次,我故意去老师家送作业。 “李老师,麻烦您去倒杯水给傅同学喝。”他称他的老婆叫李老师。 “王老师,我下午有会...

  • 小说|《灵魂安住》-序

    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 五十而知天命,这么重要的一个生日我其实还是喜欢一个人过。在人群中乱乱的,虽然热闹,但形式大...

  • 小说|《灵魂安住》(18)

    当时全家人都挤在父亲的单位里搭个板床连个正经的住处都没有,挤在一起也不适合我养伤,我就又被送到了城里的二姨家。二姨...

  • 小说|《灵魂安住》(19)

    8岁的时候,我们家终于进城了。 母亲给父亲的房产科长抱去了两个大西瓜,她让父亲去送,父亲不肯,我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只...

  • 小说|《灵魂安住》(17)

    我的父母那时还不知道这个小讨债的长大了之后就变成了大讨债的,又变成超级讨债的,到最后不管你怎么辛苦挣钱都满足不了他...

  • 小说|《灵魂安住》(20)

    搬了新家之后,我也开始上学了。 我家的邻居是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又很和善的姓王的叔叔,他的媳妇是一个病恹恹、...

  • 小说|《灵魂安住》(23)

    王叔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很有趣。 一天,他们的大儿子在学校打架,把一个同学脑袋开了瓢,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家长找学校不依...

  • 小说|《灵魂安住》(24)

    就比如写作业这件事,母亲规定我们写完之后,必须把书本码整齐摞在桌子的一角,铅笔、橡皮等必须放在文具盒里,不能随意乱...

  • 小说|《灵魂安住》(25)

    没多久,邻居李阿姨的一个姐姐搬过来和我们住一个楼栋,比我们高一层。 她比李阿姨长得还漂亮,在文化局工作,是个编剧,...

  • 小说|《灵魂安住》(26)

    因为这个编剧阿姨在文化局工作,又是写故事、肚里有故事的人,她的思想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必引领着当地文化的新潮,她的打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灵魂安住》(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av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