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的标准内容是: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式都可以完成某件事情,而其中有一种选择方式将会导致灾难,必定有人会选择这种灾难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事实上有很多人会受到这种暗示,使得这种消极的东西频频影响我们的生活。
而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打破墨菲定律》,由心理学家苏珊娜 塞格斯特伦编写,给我们讲述了关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对待事物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乐观主义者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更坚韧的性格以及更美满的人格关系,介绍了每个人都可以习得的乐观主义的者获得成功的技巧,让我们相信:生活本是美好的,要让自己快乐起来,相信美好的事情将会发生。
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方法论著作,它侧重摆事实讲做法,整体思路是对于同一个事情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结局,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文中有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验数据,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本书共有一个导言和八张章内容。分别从性格,目标,资源,人际关系,健康等几个方面来讲乐观主义者的优势,以及后面几章很客观的分析了一下乐观主义者的弱点,乐观主义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在思考,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相互转换的问题。
比如,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整个书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让我们快乐起来,但是导言讲的是“不要尝试变得开心”,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特别强调一点“远离电视”,(类似于当下年轻人的手机)作者以此为例子来讲述“不要尝试变得开心”是什么意思,文中指出“你看电视是因为你想要娱乐、放松、参与一项活动—你想要快乐。不幸的是,尽管看电视让人放松,但它只是间歇性的娱乐,无法让人们真正融入其中。所以,你最终会感到无聊,这让你觉得你应该看更多的电视……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你在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快乐的目标时,你会发现你对快乐的期待过程其实会阻碍你追求快乐,你在这个过程中挥霍了太多时间会让你变得不快乐。所以,不要尝试让自己快乐,而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你在这种忙碌中体会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你会享受这种成就感,从而使得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假如你有1000万美元,你会不会快乐?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有钱我就会很快乐,甚至他们坚信,那些中彩票的人和那些高考考了好学校的人肯定非常快乐。经济学家有一个比喻叫做“快乐水车”,这些人在拥有这些东西时,肯定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会回到稳定值的状态。这1000万美元会让你享乐一段时间,但它给你带来的幸福感最终会消失。所以,乐观主义部源自于外在,而真正源自于内在的性格,你要相信,拥有乐观主义等人格特征为你带来的快乐才会一只持续下去。
防御性悲观主义:期待最坏的结果却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本书引起我的共鸣的另一点就是,在讲到乐观主义者及其弱点时讲到一个观点,就是“防御性悲观主义”。难道乐观者能够靠呢观战胜一切吗,显然是不能的,事情不会因为你很乐观就会变得简单,关键是你要用心态去看到这个事情的结果。这跟我们平常讲的“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好的希望”是一个道理。防御性悲观主义强调的是当你预料到问题但觉得自己可以克服它们时才会出现的情况,它督促你不断去练习,直至取得成功。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好过一点呢?如果你正处于悲观中,试着读一读这本书,看看乐观者怎么活,让自己开心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