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缺乏洞见力
所谓“洞见力”也就是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真实内容的能力。这就需要去除主观期望的成分,用客观眼观看待事物。不要认为这是什么高深的哲学,生活的大事小情都需要洞见力帮助判断。尤其是现在各种社会信息把我们淹没的时候,更需要冷静对待去伪存真。

小人缺乏洞见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能判断对错
我们之前说过小人不愿分清一件事的对错,而实际上由于洞见力欠缺,他们也确实没有分清对错的能力,至少是比正常人弱得多。他们往往会按照好恶来判断对错,自己喜欢的是对的,不喜欢的就是错的。这显然会带来大问题。
首先就是判断自身行为会产生失误,事实上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错事情。所以他们所谓的判断对错,本质上只是怎样做才对自己更有利。
他们会凭借简单感受判断。如今的一些网络词汇其实很和小人的胃口,简练直接不用动脑子。“爽”这个词就有类似的特征。小人很喜欢依照是否“爽”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爽了就是作对了,不爽就是不对。小人可能在一件事上放肆到极点,因为“快乐无极限”,所以小人会让自己一爽到底。尤其是关于地位和性方面。
当然不爽会被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可能认为是环境、运气或别人的错。说到别人,小人对别人行为是否正确也缺乏认识。他们的主要判断依据就是地位。当然,这仅限于他自己内心对他人的定位。在他心里地位高的人永远是对的。大哥做的事最好,大哥说的话最对,大哥欺负人也是那个人的错。就算大哥有什么对他不利也不会放在心里。
地位低的人可就遭殃了,干什么事都是错,作对了也是不对。小人不是有预谋,而是真的这么想。所以才叫判断力丧失。
此外判断对错还和小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身处一个熟人环境,而小人的处境不利,那么他会认为周围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如果他身处一个半陌生人环境(环境中有少量认识但不太熟悉的人)他会愿意认为周围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他处在一个陌生环境,那么不管他的地位如何都会更愿意认为其他人的行为是错的。
抛开这些,小人对单纯事物的判断也倾向依靠自己的好恶。他们也很愿意人云亦云,因为他本身没有判断能力。但有些时候他们又表现出急于判断,这就是他们想释放攻击性的时候。小人会借助一些人人都知道的大是大非给别人“扣帽子”,看似在判断,实际上却表现出在这方面的拙劣。在网上疯狂爆粗口的家伙大多都是卑鄙小人。
判断对错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能力,小人只能被正常的社会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
2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事物是由若干个面组成的,每一个面都能左右这件事的发展。看到的面越多对这件事就越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小人的眼光只局限在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部分,而这部分仅仅是一件事的微小局部而已。所以他们不能洞见事物的全貌。这也会引发一连串麻烦。
首先是不能看到事物的反面。
一件事至少有正反两个方面,小人却只能看到一面。比如在事业发展上,小人只能看到某人在该领域大展宏图的一面,却从没有想过某人可能通过一些关系手段,或者根本就是起点比一般人高才获得成功的。他们先入为主的思想特别严重,而先入的又全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对好坏的判断也是一样。比如一个人有优质的一面,同样也有不足,甚至是卑劣的一面。也许他对这个人和善,转过头就对那个人无理。如果让小人分清那么多,他们会觉得头疼,应对不了。所以宁愿只接纳其中一面。
在人、物质和事上,小人很容易将三者简单联系,也就是有钱即是成功,成功即是好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好与不好只是地位问题。
其次,小人是没办法看到事物内在。
事情除了表面现象还有内涵。很多时候外表的东西是无用甚至是虚假的,只有拨开表面才能看到真实的事物。其实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要务就是去伪存真,否则很有可能倒大霉。比如有些以社会口吻公布的就业信息,说将来需要多少多少此类岗位,工资会达到多少多少。这些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但实际运作就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以娱乐口吻发布的就业信息,比如某某技师,或者普通到极点的岗位月薪达到惊人的数字。这些完全可能是把小概率事件放大的结果。都是媒体善搞的计量。如果不能看到内部的东西,就会被裹挟。
事情那么复杂,我们都可能看走眼。而小人则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也根本不想看清楚。
对人的内在小人就更不屑一顾。他们没办法感受一个人流露出来的品质,只能看到一个人“散”出来的东西。比如标榜身份的服饰,装B的谈吐,名车豪宅一掷千金等。这些其实就是小人自己的特点。这更验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王八能看上绿豆,小人更拥护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