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最后一节对价值的讨论,引起了我一些思考。投资盈利的操作方式只有一个,低买高卖。这里的“低”和“高”指的是价格的高低。但什么样的价格算是低?什么样的价格算是高?价格高或者低的临界点在哪里?价格高低的参考点是内在价值,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属于低价格,反之是高价格。价格是一个定量和客观的对象,但内在价值却有一部分是主观的,一部分是客观的,因此内在价值非常难把握。内在价值之所以是客观和可测量的,是因为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以及对企业的综合评估计算出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一个大概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的一部分。很多价值投资者都热衷于这种测算,往年的增长率是多少?行业增速是多少?市场份额是多少?产品价格会不会提升?原材料价格会不会降低?等等这些数据来计算代表企业内在价值的数字。
凡事能够测算的东西都是相对简单的,而不能够测算的东西才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内在价值中主观的那一部分就是不能测算的。主观内在价值由股市所有参与者的主观态度决定。也就是,客观的现金流折现是一方面,对现金流折现的数字进行的主观解读是另外一方面。这两方面共同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主观解读最终决定股票的买入或者卖出,从而直接影响股票价格。如上所述,这样的主观解读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因而这样的主观解读非常容易改变,这一点是让人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因为,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对严肃的重大决策以及重要事物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而变化。直觉和常识告诉我们,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很难改变。然而如同发生在股市中很多反常的事情一样,人们对重大事情和决策的态度在股市中会轻而易举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会引发一个事实:在股票内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会卖出他们之前认为价格很低而且已经买入的股票。这是一件不合逻辑和荒唐的事,如同一些人很短时间内在股市中暴富一样荒唐和不可理解。这种没脑子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偶尔头脑发热才做出来,而是所有股票参与者一起做出的,并且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出个量,相信群众的智慧。如同所有的名言警句一样,这些俗语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正确,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些条件,从而刻舟求剑,在错误的地方用在别的地方正确的方式做出错误的事情。
去年看了一本书《乌合之众》。这是一本很多有名的股票投资人推荐的书,被标榜成炒股必看系列书之一,而且分量还很重。这本书的一个观点是:个人组成的群体具有与个人非常不一样的智力,感情,态度和行为。个人组成的群体智商低,情绪化,容易受刺激,容易相信虚幻的东西。总之,不能用个人的理性和情感来得到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的理性和情感。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认为这本几百年前的书可能目前已经过时了。因为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广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人,与作者身处的那个没有教养的人占绝大多数的欧洲完全不一样。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组成的群体与只有一少部受过教育的人组成的群体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最近的股市无理性的下跌让我重新思考这本书所得出的结论的价值。巴菲特说股市几百年来的特点从未改变,引导股市方向的力量自从它诞生到现在从未改变,这力量就是贪婪与恐惧。虽然自从股市诞生到现在,制度变了,交易者的教育水平变了,交易方式变了,上市公司与市场信息交换方式变了,但是股市的走势特点却和几百年前一模一样。《伟大的博弈》这本书正是记录股市几百年来变迁的最好著作,几百年来一切都变了,但股市的基本特点,背后的贪婪和恐惧驱动的股价走势特点没有改变。
如果理解并认可《乌合之众》的观点,就会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在某一个时段,群体会孩子气的把一切变卖,以至于市场上长时间出现便宜的令人不敢相信股票;而在另一个时段,群体却会把股票价格推到令人目瞪口呆的高度。这种送钱的黄金时段不仅仅是存在于巴菲特和一切洞悉股票市场的智者的书和观念中,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个世界上。
过度自信和盲目从中是股票盈利的两大心理障碍,而悲剧的是,这两种心理特征是人生而具有的心理运行机制,也就是,如果不加干预人的态度和行为总是自然而然的倾向于过度自信和盲目从众。过度自信会让人自作聪明的盲目和轻易的作出买卖决定,从而进入追涨杀跌的亏损循环当中。而盲目从众又让人失去了在股市盈利所必需具备的耐心,从众的失控感会让人不按,进而心情抑郁烦躁作出错误的买卖决策。如果我们知道黄金时段的存在,就会安心的等待黄金时段的出现,拒绝短期的买卖诱惑,最终在黄金时段出现时大仓位买入,并继续耐心等待黄金时段的孪生兄弟疯狂时段的到来。克服过度自信和盲目从众不是靠每天给在心里默念”不要过度自信,不要盲目从众“就可以了。如果那样就可以排除股市心理地雷,那么就不会有90%的股民亏损了。克服它们是靠知识,是靠对事实的正确观察,思考和理解,是靠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规律和事实。就如同你具备了毒蘑菇的知识从而拒绝吃那些蘑菇,无论它们的颜色看上去多么诱人;但是,不具备这种知识的人总是受自己眼目的情欲摆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