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理解-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作者: 因色而魔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9:25 被阅读0次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动作言默,指言谈举止,这就是前文所说的信息。前文所言的反言、钓语、象比等得实情的方法(即获取更多信息的方法)所获取的最初的信息就是“动作言默”。具体来说,这些最初的信息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也即动作言默有三类):言语、神色、动作。

    言语,这个不必多说,反覆篇前文基本上就在说“言默”。前文说过,言中有象,象中有意,这个意就是你从言这个最初的信息中审出的结果。神色,即面部表情,准确来讲是微表情。古人有言“察言观色”,就是让你注意获取对方言语和神色这两类信息。动作,指肢体语言,即你和对方交谈时,对方的肢体(头、手、腿等身体部位)所做出的动作。前文有言,行为动作中有象,象中有意。

    (从“动作言默”这四个字中不能直接看出有“神色”,上文认为有而做了分类,是因为上文不是在关注“动作言默”之所描之象,而是关注“动作言默”所指之物。至于这里的“动作言默”从原文的角度看到底有没有包含“神色”的问题,是鬼谷子学术者应该关注的,而不是鬼谷子实用者应该关注的。)

    延伸一下。上文所言是在一个交谈的情景中(即条件下),你和对方有面对面的接触,若是你知道有对方这个人但很少和对方接触呢?(注意区别你事先不知道有这个人也没接触过的情况,例如陌生人,仅因为工作的一小段时间内见过之后不会再见的人)在这种情景下,待审的信息从哪获取呢?

    从对方的名和行为中获取。你平常听说的对方这个人是怎么样的,属于名,例如对方和善、好说话、摆架子等;你平常听说了关于这个人的事,这个人在事中说的话、做的事,属于行为。(注意本文及后文将某人在事中的言语视为“行为”,而交谈情景中的言语不被视为行为。交谈情景中的神色、动作很少被传播,言语容易被传播。所以,你会听到关于某人的某事中,这个人说了什么话,很少听到这个人有什么神色。)

    上文所言的五类信息(来源)是一般的(即普遍的、在多个情景中通用的),在特定的情景下,信息(来源)当然不止这五类。

    回到交谈的情景。

    与此出入。此,指所定之情或者意的一致性。出入,意同反覆篇前文“言有不合者”中的“不合”。

    何谓意的一致性?“征见于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言语、神色、动作三者都向你传达意,三者的意相合,则表示对方所言为真;不合(即有出入),则表示对方所言为假。一般而言,可信度:言语<神色<动作,而一般人只能关注言语,而不会关注神色动作。但你所要获取的实质信息基本从对方的言语中来,而不是从神色动作中来,神色动作帮助你判断对方所言的真假。

    前文分析“言有不合者”时主要分析了言语之内的不合,而此处说的是言语、神色、动作之间的不合。

    喜怒由此以见其式。此,指出入。其,对方的。式,法则,规律。你可以由三者之间的不合来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是喜是怒?还是其它?在多次尝试之后(即你能和对方长时间的接触,例如,你的同学同事直属上司),你了解了对方喜怒的规律,即对方的好恶。

    这里所说的情绪状态属于前文所说的对方心中的想法,上文所言判断对方所言的真假属于前文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或对方的真实情况。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通过对方言语、神色、动作之间的不合来了解对方喜怒等情绪状态,进而了解对方的好恶。(本文及后文不将延伸部分翻译在内)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M]

    [2]现代汉语词典[M]

    [3]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M]

    [4]许富宏.鬼谷子译注[M]

    [5]王洪武.鬼谷子汇解[M]

    [6]郑杰文.鬼谷子奥义解说[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h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