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人永远不会死,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意义还有什么意义?
人终究都会死,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西蒙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之一。
活在当下,尽力而为。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人都是要死的》很有话剧剧本的感觉,里面有终极的“穿越”和“架空”——相形之下,“晋江”的编剧玩得都是人家几十年前嚼烂的。
全书就是一次探寻生命意义的冒险。我们在福斯卡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对生命短暂的抱怨,到获得永生后最初的欣喜,再到厌烦,绝望,直到最后在绝望中看见新的希望,《人都是要死的》试图通过文学来假定永生这种状态,同时传递出存在主义关于生命、死亡以及永生的哲学理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在福斯卡漫长的生涯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和玛利亚纳在一起的那一段——永生是天罚,只有努力去做个普通人,才是得救的道路。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萨特凭说理,波伏瓦借形象,《人都是要死的》可以视作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艺术注解。
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在他看来,“人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在提这个问题时已经存在了。人不是凭自己的意志而存在的。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人是否愿意继续存在?争取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存在?也就是在存在的既定事实下去确定自己要成为什么。 萨特还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出生后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任何选择不是孤立的;在为本人选择的同时,也影响到他人选择的地位,因而也应对他人负责。人做出选择,也即显示和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人无法回避选择,因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英雄还是懦夫,都是本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的意思是:人只是他自己试图要做的那么一个人;人只是在实施自己的意图时才表现自己的存在;人不外乎是他自己行动的总和,也无非是他自己的一生。
缩略版:存在主义就意味着活在现在和有所发现(哪怕那本来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人话缩略版:“来都来了”+“别太较真”+“爱干嘛干嘛”。
存在主义的核心“自由选择”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课题。“自由选择”貌似牛逼:在这虚无缥缈的世界上我牛逼(爱谁谁);但也有痛脚:棋无对手。于是失去目标人生空虚。存在主义这药方的最大毒副作用是虚无主义:每个个体都是自己世界的王,但世界里却只有自己。正如同福斯卡在美洲大陆上,最后感触“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
怎么办?“自由选择”给你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罗曼罗兰做了总结。“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但陷入虚无的人们,该怎么提起精神,热爱生活当英雄,而不是自暴自弃(第二个方向)呢?因为感到虚无,才无比恐惧虚无,才无比渴望真实地活着,维系自己不至于被颠簸的世界分崩离析。
其本质是一种严峻的乐观主义。
严峻?
每次我做出选择,都必须考虑结果。换言之,我必须承担起做选择的责任。而既然选择是发自本心,不受外界的影响,也就不可能把责任归诸它人。这是严峻的。
上帝已死,人世间再无教条,我所有的依靠只能限制在自己的意识范围之内。我没法怀着希望行动。我无法从自己之外再得到些什么。无人指路,无人燃灯,我在黑暗的世界里独自摸索,摸索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这也是严峻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存在主义的观点鲜明——“他人即地狱”。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世界里,我总会在其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其他人都对我产生影响,造成威胁。这更是严峻的。
乐观?
乐观主义有两种。
一种是天生的乐观主义,即单纯的抛开其他因素而天真的相信一切都将是好的,另一种是在知晓了所有可能性后,依然相信一切都将是好的。
存在主义是后一种。虽然每个人都是绝望的,无法怀抱希望,只能将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的意识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将无所作为和放弃,就像萨特所说:“从事一项工作但不必存有什么希望,只是说我不应当存什么幻想,而只是尽力而为”。换言之,凡力所能及的我都去做;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把握,除掉行动之外没有真实。“人只是在他企图成为的那样,他只是在实现自己的意图上方才存在,所以他除掉自己的行动总和外,什么都不是,除掉他的生命外,什么都不是”。正因如此,存在主义不是人从中获取安慰获得慰藉的思潮,而是直面人生直面痛苦绝望惨淡却依然奋然前行的思潮。
存在主义是真正抛开虚伪的掩饰之后,直面人生惨淡与对虚无的恐惧的哲学。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
洞悉一切之后,
还是要“尽力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