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容易走极端,要么憋着一口气,思想高度紧张,日程排的满又满,没有任何留白;
要么一口气松懈下来以后,就是吊儿郎当,刷刷闲鱼,刷刷淘宝,刷刷综艺,刷刷小红书,在一堆无关紧要的东西上花大把时间……
之前看的驾照没去考,大半已经还给老师了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上面只是其中一件半途而废的典型。
今天看到Kris的一篇推文,又升起了很多共鸣:
穷人的心态,稀缺心态。
1稀缺心态会产生对未来资源的习惯性透支。
2稀缺心态会导致管窥效应,总是顺着一根管子去看世界,只会看到管子里的东西,限制了自己视野和总体规划能力。
3时间和空间的投入产出比很低。
这三种稀缺心态,使得一个人根本没有空余时间来思考,如何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赚钱这件事情,总是被眼前的忙碌所逼迫着向前走,明明前面有一条更宽的路,但是却看不到,非要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Kris举了一个富豪从0开始的例子,有钱后就舍得花钱住宾馆,因为要赚钱,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力,要休息好,所以花钱去住酒店,租房子。这就是心态的差别。
穷人,通常负担太重,导致只在乎眼前紧急的事情,而忽视了那些长期重要的事情,必须时刻问自己:
我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我当下最重要的关键要务?
对于我自己而言,每天有几个象限的事情要处理:
1紧急且重要
2紧急但不重要
3重要但不紧急
4不重要也不紧急
懂得给自己的事情分区,比如下班最后一小时处理和娃有关,和家庭有关的琐事杂事安排,其他时间最好不要介入自己的大脑,懂得给自己大脑节约带宽。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