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当套路盛行的时候,没有套路扎实做好研究,直接用最硬的观点和内容收获业界的认同。这是专业领域知识付费的笨办法,但好用、管用。42章经曲凯和何明科的案例说明,非原生大V也可以从知识经济的竞技场里杀出一条血路。
专业领域知识付费的玩法
所谓的专业领域是针对大众领域来说。比如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是用户,因为经济学是无处不在的社会规律,学好了对工作、生活、投资都有帮助。但是有些知识就不是人人都需要学习的了,比如咱们的这次”知识经济”课程,就不是人人都有需求的,只有极少数在做知识经济的创业者、知识工作者有这个需求。
在前几次知识经济的课程中,我们都认识到:在线用户的付费意愿是有客观规律的,比如199的标准线。你看薛老师的课这么好,做得这么认真也就199一年。你要是超过这个数了,还真不好意思,用户也不一定买单。哪怕是培训营的形式,线上699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线下可以高一点,但每次都得真人亲自去讲,产能是有上限的。
知识付费产品的高质量需要打磨,也需要成本。这些成本都是靠用户数量来摊销。
换句话说,专业领域越细分,受众人群基数越少,越难做。两大难题:
1、难从人群中找出用户
2、难摊销高制作成本
比如说,同样是专业领域,自媒体的课就会比知识经济的课好做,因为想学自媒体的人多。我上过的自媒体课几千人上万人报名,很轻松。
这个问题我在第三期的课后答疑环节提了出来:1、在细分的专业领域,如何做好行业知识付费产品?
方军老师当时给出的回来原文我摘录下:
在我看来,如果你比较领先,基本上可以把大众市场里的做法搬进你的行业里面去,通常有一段时间差。唯一需要区别的是,在大众市场里,现在主要是用户个人购买,而专业领域,企业购买会是更可行的方式。
如果专业领域企业购买的话,单价是可以提上去。但基于我过往企业咨询培训行业的了解,还是需要搞定个人才能搞定企业
大企业(国内外500强、互联网头部公司等)决策流程复杂,除非做咨询项目,否则购买付费内容服务交易成本太高。
小企业、创业公司是主力,老板个人可以拍板。所以本质上还是需要影响个人。
以我的合伙人为例,他创立的思酷公司是很多500强企业的知识付费内容平台。但销售流程冗长,而且有各种定制需求。基本就是一个咨询项目。
竞技场的一条血路:行研
在研究专业领域账号的时候,我认真观察了两个账号一个是曲凯的“42章经”,一个是知乎的”何明科”
先说共性。曲凯和何明科都不是原生大V, 既不是学院派的教授,也不是企业家或者著名媒体人。曲凯是杜克大学毕业的,从事互联网相关风险投资。何明科是斯坦福毕业的,数据工程师背景。两人都做过咨询和创投领域的工作。虽然在普通人看来两人背景是相当好,但是我相信行业类似背景的人绝对不少。而且两人在开始写文章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情,绝无自带流量,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在看看现在的情况,
曲凯
已经成为少数几个在得到上开精品课的老师,占据了仅有的8个精品课席位之一,8席里头还有徐小平、清华建筑学院的周榕等。(当然他的内容作了调整,开始讲大众内容了)
42章经,公众号,15.9万活跃粉。
何明科
主阵地知乎19万关注,28万赞同
专栏数据冰山,15万关注
曲凯在16年9月的时候,写了篇总结,里头有这么一段, 很有意思。
叫好不叫座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内容创作者来说是个客观的现实。坚持做好内容的人往往会遇到一个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认真做内容的时候并没有人夸赞或者宣传。而当为了流量牺牲内容的时候,反而会有很多人出来批评……
所以我很想知道,如果你认可42章经的内容和价值,你现在是否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并且写一段真心的推荐语。如果你这么做了,请截图并在后台发我。我会把我个人的微信发给每个截图回复的人。
创投行业的观点文章不好写,尤其是作者都是业内具有专业判断的从业者。我认真扒了他一路走来写的文章。与同类深度文相比,曲凯的文章有这些特点
1、多做了一点事。每篇起码从形式上给人认真多做了点研究的感觉。可能是多引用了点数据,稍微结构化了下,或者是提出一个公式或者模型。
2、不含糊。36kr和虎嗅等科技媒体上常见的深度文,喜欢用”新八股结构”。正方观点-反方观点-我来总结下几点—含糊的说下观点,完事。曲凯的文章,基本不太用这样的套路。不重视全面,重视结构。很像教科书的写法。
3、不偏激。偏激容易引起关注,也容易树立鲜明的个人特色。看看冯大辉的小道消息,科技圈的事情说得非常吸引人。不偏激容易面目模糊。
4、认真和用户互动。评论区几乎是行业交流的帖子,很长很活跃。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42章经几乎违背了主流自媒体的很多规律和套路。更新慢,阅读量在大几千到一万左右,不算太多。角色代入下,如果我是曲凯,我最开始手头的资源是:
1、行业内人士,用户是创业投圈,我就是其中一员熟悉他们,了解他们
2、有咨询功底,有写作能力,舍得花功夫。
3、没了
这样的知识内容,怎样定位才能胜出?老实说,没有太好的办法。曲凯选择的路径是
写文章—投稿科技媒体—粉丝回流—用户高频互动
专业领域的知识付费,就是斯巴达竞技场,硬碰硬的专业实力。当其他的号都在”套路”的时候,唯一”不套路”的号就是一种好的套路。
行业研究——高频用户互动——循环迭代。内容水平就越来越高,不一定会很多,只要比其他的内容高那么一点点,在业内的口碑扩散下,基本就可以开始滚雪球了。
何明科的例子,我觉得更加震撼。
定位:一言不合就用爬虫抓数据,做统计图。试问有几个战略咨询顾问和VC会埋点、会编程。
极其勤奋,知乎上,专栏154篇文章,787次回答,收录127个
跨界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来回切换专业降维打击。当咨询流派抛观点的时候,何明科可以一张数据图表过去直接怼死。当数据工程师出现的时候,他有可以用咨询的高度和行业洞察进行深度剖析。这样的定位和专业能力,基本在知乎上无敌。
徐志斌老师,也是类似的做法。他的书里所有观点都有一线数据支撑。我在他的新书《小群效应》试群里,从5月份初稿出来讨论到现在,不断打磨。打这种做法,可以明显和行业其他观点书拉开差距。
再举个例子,知乎上有个做健身的号叫”硬派健身” 作者是斌卡,出了书,也卖周边,都不错。他的定位也是走专业路线,直接从运动神经学论文里拿数据,从肌肉电荷讲起。
总结,知识经济专业领域是困难的,但是有价值的。非原生大V靠着扎实的行研 是能够在竞技场中百人斩杀出重围,这就是没有套路的套路。
( 最后说点个人的内容,我在写作《新零售进化论》的时间点,几乎是和徐志斌老师同步的。说来惭愧,虽然非常想做到数据扎实,但领域新,人脉不够广,很多观点并没有做到数据扎实。如果有做零售领域或者服务零售领域朋友,欢迎交流,我也愿意提供所看到的好企业和新做法。微信:alex00544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