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革命(1)商业创新 4
商业颠覆式创新的认知逻辑
解读学习李善友老师的创新的思维体系
第四章:非连续性与连续性假设
核心认知:
跨越非连续性,重新认知客观世界
跨越非连续性的创新是一切进步的第一因。
一、客观世界的本质是建立什么基础之上的?
几千年来,人类认识世界一直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建立我们的思维方式,正是因为归纳和演绎法,人类的思维只能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上,因果律提供了现象之间连续性假设,因此因果律给人类提供了认知世界的方法。人类一切认知革命的本质,都是在寻求构建更能保证连续性,确定性的因果律的根基。前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微言大义的因果律之上。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牛顿科学的机械论物理定律的因果律之上。前现代社会认为过去是美好的,向古。现代社会认为未来是更美好。
现象世界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之上,康德说“时空不是客观存在,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只是人类感官系统所必需的先验性假设”。爱因斯坦说“时间和时空都是相对的,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慢;运动速度越快,长度越短”。时间和时空不是客观存在的,是虚构的。时间和时空只是心里假设而已。因此世界本质是现象与现象之间本不连续性的,人类的思维只能建立在连续性上,古往今来的思想家的本质工作,就是帮助人类在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连续性假设。现象世界是不连续的,连续性只是认知的假设。王东岳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我们是生活的思想家,为我们建造的思想通道里。休谟说,人类靠联想把不连续现象联系起来。人类一切认知革命的本质,都是寻求建造一种更能保证连续性和确定性的因果律的根基,帮建这个假象而已。
二、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两次重大的认知革命。
1、第一次认知革命
《人类简史》说所谓世界观是建构的“主体间虚构的故事”。250万年前人类起源于东非,15万年前智人出现,7万年前智人基因突变,一次认知革命。其它人类或动物只能讨论客观事物。唯物主义思维限制了合作能力。每个族群最多150人。所谓认知革命,智人不仅可以讨论客观事物,也可以讨论虚构的事物。任何超过150人的合作根基,都在于某种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相信同样一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几乎所有所谓独立存的客观事物,都是建立在“虚构的故事”之上。换句话说,客观世界其实是由主观虚构故事决定的,虚构的故事表述并不准确,容易导致戏说。其实是关于世界本质规律的认知。世界现象是流变的,不连续的,但人必须掌握确定性才能生存。确定性从哪里来?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只有不变的规律性才能帮我们把握流变的经验。事实上没有客观规律,只有主观规律。只有一个办法:假设,然后加以证明。所谓虚构的故事是西方哲学的假设。王东岳说,西哲文化四个字:假设证明。
文字是虚构的故事,人类文明是建立在语言符号之上,语言符号就是虚构的故事。文字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宗教是虚构的故事,上帝耶和华,佛祖如来,真主安拉,中华文化中的天神。
金钱是虚构的故事,金钱是人们创造的另一个只存于人们共同想象的价值概念。所有人们创造的信念系统之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所有文化鸿沟。
公司是虚构的故事
经济增长源于虚构的故事,现代社会经济增长为什么这么快,简单的回答是因为科学进步。实际上,经济增长源于虚构的故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出现进步论的概念。进步论这个虚构的故事,过去四百年来构建了人们面向未来连续性的思维基础,尽管未必是正确的。
2、科学革命。
中国其实并不缺乏制作蒸汽机的技术,中国缺的是西方的虚构的故事体系。包括最革命性的一一科学思维方式。前现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因果律法则都是建立在文字和故事叙述。建立在微言大义上,问题不能预测,不能证伪。其自身含义也经常飘摇。科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数学,因果建立在不变的规律之上,可预测可证伪。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牛顿只用3个非常简单的数学公式,就能够解释天上星星的运动规迹和地上苹果掉落的规律。开启了科学代替宗教,牛顿取代上帝。成为机械力学牛顿世界观。“自然律隐藏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顿成光明”。一一牛顿墓志铭。
当初始条件和科学规律结合时,人们能够对未来进行预测。当最终状态和科学定律结合时,人们能够对过去提供解释。牛顿力学这个虚构故事或者说是认知假设,建构了工业时代人们思维的连续性根基,甚至成为工业时代的世界观,尽管它未必是真的。
总结:不连续性是现象世界的本质,人类的思维只能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之上。因果律提供现象之间连续性假设。
现代经济社会的商业逻辑源于心理假象。
罗素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农场里面有一只鸡,每一次看到农场主来会被喂食,这只鸡就认为农场主的到来和喂食存在着因果关系。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猎枪。
我们几乎在所有的时候都是这只鸡。商业上所有重大失误就是把心理假象当成了逻辑的必然。建立在因果律上的连续性,只是心理假设而已。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是靠联想连接起来的,因果律为现象的连续性提供假设,因与果的现象实现了连接。因果律不是逻辑上的必然,而是心理上的假象而己。在商业现象中切记把心里假象,当成逻辑的必然。
(资源源于李善友混沌研习社课程)
学习笔记:
本篇教授以哲学,科学,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用大量的篇幅,说明世界的现象是不可测的,是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如《黑天鹅》那本书阐述的一样。教授的概念为非连续性,教授主要为阐说明的是商业的现象是不确定的,不连续的,没有因果律。你所认为的商业的连续性,因果关系,建立在基石假设的前提条件之上的,是心理假象,不是逻辑的必然。这种商业逻辑的认知,有利于对商业问题的判断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对己知的商业现象产生怀疑,寻求现象的第一因即第一性原理。
通过教授的从西方哲学,科学的思维角度解释世界现象,让我们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知。用哲科思维认识世界,多了一份认知世界的维度。这也是美国本科生必修哲科思维体系,教授说课程的主基调是讲哲学,我不能保证我讲的都是对的,但我至少做了一个工作,为你在哲学领域开了一道门。“开门”精辟。
问题与思考:
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学了很多方法。回到企业,只要商业上有一件事的发生,就把自己打回原形? 这就是现象思维总是建立在连续性之上的思维逻辑,没有具备现象世界不连续性思维,没有透过现象找本即第一理原理。
创建于 2016-12-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