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斗18年,湘军很少能斩杀、俘虏太平天国顶级名将

战斗18年,湘军很少能斩杀、俘虏太平天国顶级名将

作者: 岩岩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10:24 被阅读0次

战斗18年,湘军很少能斩杀、俘虏太平天国顶级名将。死于太平军手里的清朝文武要员则很多,湘军名将就死伤惨重,甚至台柱级将领都阵亡。

从金田起义到1868年遵王赖文光在扬州被俘虏,清军、太平军进行长达18年的大战。其中,在战场上被湘军俘虏或者斩杀的太平军顶流名将非常少。

什么才叫顶级名将呢?太平天国“首义六王”,以及“五军主将”,还有北伐的几位悍将。这些才是顶级的名将。至于后期分封2700位王爷,含金量不足,也就一般将领而已。

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死于内斗。南王冯云山,在全州之战受了重伤,到蓑衣渡不治身亡。西王萧朝贵,死于长沙,城内守军是骆秉章,此时还没湘军。

前期“五军主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其中,石达开在大渡河兵败,栽在土司岭承恩手里,还是主动请降,不是被湘军抓获。

后期“五军主将”,陈玉成被苗沛霖出卖,送给胜保,与湘军无关。李秀成是老农抓获,送给湘军。李世贤,被康王汪海洋刺死。杨辅清,被陈玉成部将出卖而死。韦俊,被洪秀全排挤,投降胡林翼。

北伐名将林凤祥、李开芳都栽在僧格林沁手里,与湘军毫无关系。西征大将胡以晃病逝。战场上死于湘军之手,名气比较大,且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是林启荣和曾天养。

遵王赖文光,也是一员大帅,栽在淮军手里。

反观太平军斩杀或俘虏的清朝顶级名将,或者核心要员,就非常多了。

江忠源,号称湘军鼻祖,安徽巡抚,死于曾天养之手。

湖广总督吴文镕、湖北巡抚常大淳、安徽巡抚李孟群、安徽巡抚蒋文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两江总督陆建瀛、浙江巡抚王有龄,江宁将军祥厚、西安将军扎拉芬等这些封疆大吏就栽在太平军手里。

清军核心将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更是死伤惨重。例如,曾系湘军二号人物罗泽南,湘军水师大将褚汝航、肖捷三,第一悍将李续宾,江南大营主帅向荣、和春、张国梁,满蒙最后的台柱僧格林沁,等等。

无论是封疆大吏,还是独当一面的名将,清朝都损失惨重,他们要么被太平军打死,要么俘虏后被处死,要么走投无路自尽。

湘军,清朝后期顶梁柱,充当剿灭太平天国急先锋。但是,湘军在战场上能斩杀或俘虏具有含金量的太平军要员非常少;湘军骨干要员,被太平军斩杀就很多。

那么,为何会这样呢?原因2点。首先,湘军擅长“堡垒战术”,躲在坚固防御工事中反客为主,很少与太平军阵地战,故而难以斩杀对方高级将领。

再则,太平军的对手,湘军只是其一而已。八旗、绿营、楚军、英法联军、淮军、常胜军、常捷军、定胜军,以及一堆地主团练武装,都是太平军的死敌。

太平军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堪称晚清版的“平头哥”。此外,太平军擅长运动战,捕捉战机,速战速决。

太平军能打仗,无奈对手太多,自己又缺乏强有力的盟友,获胜希望不大。如果清末环境跟元末、明末一样,群雄并起,又没有外援,清朝也许就没后面半个世纪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斗18年,湘军很少能斩杀、俘虏太平天国顶级名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q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