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我的记忆会特别的深刻,估计这也是一辈子的难以忘记的一个夏天了吧。
2013年,我高考落榜。哭了七天,最后选择了去湖南这个无辣不欢的城市过了四年。
因为“高考”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阴差阳错的选择了这个叫“长沙”的地方度过我的挺幸福的大学生活。长沙这个城市是我第二个故乡,每次寒暑假都会给亲人科普长沙人文荟萃,有“潇湘洙泗”之称的故事,这个城市在我内心的越来越重要了。
在长沙这个大概计算了一下我应该只生活了654天56505600秒。从开始的抱怨到大学的结束才发现原来自己每当离开的时候心里面总会有失落感,可能是因为喜欢这些人,所以更加喜欢这个城市的原因吧。
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不知道是不是开心?还是难过的复杂心情。
2013年,9月1日开学报名,我家派出了出门经验比较丰富的二姑夫陪我座高铁去的学校。那一次也上我第一次出广东省外的城市,内心很激动的。从我家到城市座高铁2个小时30分可以顺利到达,二姑夫按照原来的计划把我放在了高铁站交给了学长,学姐。白天遇见寝室的同学很热情内心真的特别的开心,晚上就一个人偷偷摸摸在被窝里哭,第一次有想家的这个概念。
经历过四年时间寒暑假的来来回回,我已经习惯独立了,但每次看见“第一次”这种话题,总可以轻易的想到2013年的那个难忘的夜晚,每次都会忍不住突兀的起身,翻开电脑思如泉涌。
或许这样的碎碎念本就不该在路上写,又或许路上根本就写不出这样的碎碎念;路上写的应该叫日记,那是写给以后回味的经历,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后才能在对比中进行自我拷问和反思。
随着阅历的丰富,经验的增加,对于想家这个概念更多的时候是不愿意把路上的故事记录,只想留在心中,等待未来的某一日,让一个或辛酸或温暖的瞬间再来把记忆点燃,然后如同品一杯香茗,让它在生命的路途中慢慢沉淀。
但好多时候却不可抑制的想找个人来分享这一切,因“父母太远,朋友太近”很早便有这样的感觉,如今却只能再笑着加一句“基友不在乎”。
第一次想家,是因为自己的不适应,后来的想家有人说是因为寂寞。出来工作寂寞是别人不想理你,孤独是你不想理别人,渐渐的徘徊在寂寞和孤独间,像老式的摆钟永不坠落,却又死性难改。又像,人在念旧的同时却又喜新厌旧。
这个年纪,似乎是不得不想生活、工作的年纪,总是在字里行间有意无意的映射着什么,虽然自己都不清楚,但暗生的情愫却似乎总在会在不知名的角落里愈发的枝繁叶茂。
任何事情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没有,就证明还没有到最后。
几年前的我,或盲目,或萎靡,因为一些人,一些事。
遇事总喜欢顺手多想一点,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习惯,而可怕的是,喜欢总结评价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芽,直至枝繁叶茂到让自己都内心发憷。
事实上,每个人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那是他的佛土。任何肆意的猜忌都是对自由心灵的亵渎。
以前的我总是喜欢跟舍友深夜走在校园里,听着依然在操场跃动的声响,蓦地不再轻浮,蓦地不再轻易揣测世人、揣测世事。
一段段五光十色的旅程,一个个五彩斑斓的路人,我试着心怀敬畏的去感受这一切,真正变的如同自己说的接近自然,敛纳万物,开始让心和胸怀变的亲和柔美——让自己从张狂、无知、无畏到谦逊、宽广、自信,或许这就是的喜欢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