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作者: 留给孩子的图书馆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19:48 被阅读250次

    大学第一堂专业课被推荐的第一本读物,一直拖着没看,然而欠下的总要还……

    作者:仪式格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大学第一节专业课 中国文化专题 上男神老师倾情推荐给大一新生的第一本补充读物,基本上它处于严肃学术类和休闲读物之间。

    在大学之前,中国哲学,或者再贴近中国人自己的表述一点——国学,对于本格子来说始终都是一个非常“苦大仇深”的存在:

    中高考必备与中高考必“背”;

    之乎者也,子曰诗云;

    儒、佛、道、法轮番上阵相爱相杀,颠来倒去的“出世”与“入世”之争;

    古文表述与现代汉语之间天然的距离会大大拖慢阅读进度

    不过,冯友兰的这本书却是个特例,它的原文是用英语写的,之后再由英语翻译回汉语;它最初主要的潜在读者是西方的普通大学生和其他类似人群。这使得它对于古文的引用都做了相当明确的现代语言解释,同时对于西方哲学有一定概念的读者来说,本书中存在的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也自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有关本书,你可以将之理解为一本中国哲学的入门读物,同时冯友兰深受国学浸润又熟悉西方哲学话语,这总跨文化的身份又让这本读物变得十分有趣起来。

    本次的笔记主要包括:

    (一)

    中国哲学的总括,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之下所引出的诸种话题和论点。

    中国哲学的背景,除了常见的地理、经济影响外,冯友兰还着重提出了中国哲学背后“家族制度”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哲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论。

    (二)

    各家的起源。

    冯主要从古籍考证中梳理了春秋时期各家学派的前身和源流: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实际是从周朝的不同“官”演化而来,并从当时的历史进度中表明了这种“官”、“师”分离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所奠定的基础。

    这种梳理不仅仅有助于今人对于中国哲学的起源有了一种历史上的认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将生儒家学派就是“泥古保守”的代名词,这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产生从儒家的产生源头上来看,有其合理性:根据冯友兰的解释,儒家由周朝的司徒之官演化而来,他们早期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前朝典籍,以此来指导当今的行事。

    (三)

    之后就是孔子、墨子、杨朱(道家第一阶段)、孟子、名家的主要哲学思想;有关这一点高中阶段也许各位就已经反反复复背了好几轮了,格子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看笔记就好~~

    虽说不赘述了,但是对于“名家”这个学派,本格子还是想多说两句,因为这个学派虽然从来没有在国学历史上占据过主流,却不断被其他主流学派拿来讨论。儒家从孔子开始的“正名”讨论的就是“名”与“实”的问题;道家庄子更是直接撰文针对惠施论题作了系统的记录;之后墨家也好、佛学、新道家、新儒家……似乎都反反复复讨论过名家的几大命题。

    名家所关注的“名”与“实”之辩、辩证法等等很大程度上有些西方雄辩学派的意思在,所以在哲学的语境下,往往绕不过去,不仅绕不过去,而且还必须通过解决它来树立自身学派的学科严谨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tf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