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就有一个想法,读一读陕西文学三驾马车的代表作,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毕竟在陕西待了那么久,对那片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直到最近,才静下心开始了第一本书《白鹿原》的阅读。
白鹿原就在西安市东南部,我也去过几次,小说描写了这秦岭脚下,原上近百年的激荡风云,白、鹿两大家族持续几代的恩怨纠纷,小小的白鹿原成了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小说通过对白嘉轩、鹿子霖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动乱年间关中大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线,将种种人性暴露无遗,仁义、朴实、热情、狡黠、愚昧,让人切实地感受到那些年,最底层百姓在历史滚滚洪流中的真实生活。面对封建枷锁,面对着千百年流传下来早已渗入这片土地的生存法则,有人至死不渝地捍卫着,有人试图反抗,更多的人则是卑微的接受。
书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白鹿是这片土地的守护神,白鹿的出现意味着原上将风调雨顺。白鹿村只是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只因是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与鹿有关的村名,因此,村民们倍感自豪。小说中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而祠堂则是村中最具标志性的地点,在此发生过的事将整部小说推向一个个高潮。祠堂是白鹿村祭祀祖宗的神圣地方,也是封建思想最浓重的地方,它就像棵千年大树的根,凝聚着全村人的情感,它高高在上,任何人到这里就只剩下顺服,任何想挣脱掉它束缚的人,最后都会乖乖地来认错。在这里,立着“仁义白鹿村”的碑,刻着白鹿村乡约的文,犯了错的人会在这里,当着全体族人的面被惩罚;被逐出祠堂的人,在掩饰掉身上的污垢后,又会千方百计地想回到祠堂,将自己的名字重新写上族谱。族长就是它的代言人,代替他统治着原上这片土地,而这一代的族长,叫白嘉轩。
小说的开始,从白嘉轩娶媳妇开始,他的一生娶了七房媳妇,不是因为花心,只是前六房都死了。整部小说中,白嘉轩无疑是分量最重的那个角色,他似乎就是封建制度的化身,恪守着几千年来的规矩,对自己,也对别人。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自信一生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唯一一件让他觉着不光彩的是就是瞒着众人换来了鹿家那块出现白鹿精灵的土地。他的腰太直太硬,从未弯过,直到被土匪打断,才不得不像一条老狗一样佝偻起来。对待人如此,对鬼也如此,当田小娥的鬼魂在原上作祟,闹出瘟疫时,他力排大家给田小娥修庙的想法,而是给她造了座塔,把田小娥烧成灰压在塔下。这一切,只因世上只有敬神的道理而没有敬鬼的道理。同时,他身上又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智慧,比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当鹿兆鹏和岳维山两人将挽着的手举过头顶时,他就以农人朴素的价值观意识到,一窝蜂里容不下两个蜂王,想到了两党分开后该怎么办。就是这样一个人,如同庙里的泥塑一样,将自己化身为族规乡约,古板教条,封建思想浓重,却又极其仁义,大度和宽容。族中男子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只要肯改正,愿意学为好人,都会得到他的谅解,但是对于女人,则另当别论。纵观白嘉轩的一生,会让人想起《大宅门》里的白景琦,《闯关东》里的朱开山,虽然受时代影响,有一定的思想局限,但他有一套自己恪守的价值观,并为之坚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懂得如何教育后代教化民众。他身上有一切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闪光点,凭借自己对儒家文化的身体力行,在白鹿原上建立起崇高威望。
对于田小娥,她似乎是与白嘉轩相对立的一个人物,白嘉轩是道德君子,她却是人们眼中的婊子和烂货,这是一个纯朴、善良、无助又劣迹斑斑的女人。因为和黑娃私通,被主家逐出家门,和黑娃来到白鹿村后,又因为那不光彩的身份而遭人不齿,无法进入族谱。当黑娃逃亡后,这个女人悲惨的命运才刚刚开始,一个无依无靠而又颇有几分姿色的女人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垂涎。她的一生放荡却又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她在被男人玩弄的同时也在玩弄着男人。闹农协时,她是妇女主任,和男人一样,砸祠堂、搞批斗。为了报复白嘉轩,按照鹿子霖的安排勾引了白孝文,当鹿子霖以为田小娥已经屈服在自己的淫威之下时,她却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小小的反抗——尿了鹿乡约一脸。小娥的结局是悲惨的,当鹿三见到自己的儿子和主家的儿子被这个女人害的不成样子时,毫不留情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媳妇。即便死后也不得安宁,她死后尸身被蛆虫吞噬,又被烧成灰压在塔下。书中大部分女人没有名字,嫁夫随夫,比如白赵氏、朱白氏、鹿贺氏等等,她们扮演着儒家思想中女人应该有的样子,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和她们相比,田小娥放荡而又不知羞耻,被人们所厌恶。在那样一个男权思想浓重的时代,一个女人为了生存,为了救自己爱的人,不得不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生存的条件。即使化作鬼魂,也要诉说自己的冤屈,一个外乡人,没偷旁人一朵棉花,没拿别人一把麦秸柴禾,仁义的白鹿村为什么就容不下自己。
朱先生是书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作为全书中最具智慧的人,在白鹿原百姓心中几乎是圣人般的存在。他的名言在乡间广为传颂“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他曾只身劝退二十万清军,除罂粟,主持赈济灾民,于国家危难之际率关中八儒发表抗日宣言,他的身上既有儒家入世的担当又有道家出世的洒脱,他仿佛就是那白鹿的化身,是这片原上的精神领袖。为了修县志,将自己的血肉消耗煎熬殆尽,历经艰难终于完成,向天地,向原上的百姓交出自己满意的答卷后,人间于他已了无牵挂。他甚至预料到了自己死后几十年间的事,在他将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后便倏然驾鹤西去。
白、鹿两家族中的年轻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这一代年轻人身上,不仅背负了家族恩怨,还背负了国共两党的恩怨。这里有思想激进,期望推翻眼前封建枷锁、带领农民解放的共产党人鹿兆鹏和白灵;有投身军队,中条山抗击日寇的三民主义信奉者鹿兆海;有朝三暮四,狡黠的保安团白孝文;有继承族长职位将自己活成父亲白嘉轩的白孝武;有闹农协失败后无可奈何上山当土匪,先投保安团又投共产党的黑娃;有不问外事,一心只想种地的白孝义。年轻人总是容易接受外界思潮,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风搅雪。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白鹿原上的人,没有一个恶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很多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即使是人们眼中最丑恶的人,也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丝人性的闪光点。比如国民党的官员岳维山和田福贤,在替国民政府残酷剥削原上人民时,面对鹿贺氏的贿赂,竟能无动于衷。
小说从清朝末年写起,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于后来的文革都一一展现,作者陈忠实先生以其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渭河平原上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原上的人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如过客般匆匆闪过,但那秦岭依旧巍然耸立,滋水依然静谧流淌。读罢全书,让人心情澎湃,却又不得不去思考关于人生、社会、历史等种种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啊,人活在历史洪流之中,很多时候是不得已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为之坚守并实践的生存法则,但是这些在大的环境下,很多时候会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历史并不会按照你的设定前进,只有你去顺应历史的发展。大时代下,我们都只是历史中的一只蚂蚁,一滴尘埃。但是无论何时,怎样发展,千百年来人性是不会改变的,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大哲试图透彻地阐述人性,但都不能如意,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孟子到王阳明,究其原因只能说是人性太复杂,比如小说中的鹿子霖就是这样一个性格极其复杂的人物。作者通过这些平平常常的小人物,将人性的善良、忠义、粗野乃至贪婪、自私、卑劣等杂糅在一起表现无遗。一切都是人性最原始的表现。
当白孝文经历过极度饥饿,重新回到人生顶峰时,他深深地感受到:“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那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世事纷杂,唯有好好活着,不卑不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