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
看到了吧,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初看之下,好像通俗易懂;可是要仔细推敲,这里要理解的东西很多。我试着解释一下吧。
经文: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这里为什么用“观”字呢?可能因为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通道,所以用视觉代表了其他的感觉。还可能是佛教有观想法门,让事物呈现在头脑中,用心去观想。我就简单地理解为平时对事物仔细观察,没事儿时闭眼琢磨。
色,是所有能被感受到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现象的。我把“树”称为物质,把“树的摇动”称为现象。
无常呢,就是发展变化。“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可见在李白的心中,一切可见之物都在变化之中。当代有个熵增定律,说什么孤立系统中的无序度总在增加,最后诸如地球、太阳、甚至全宇宙都会不可逆转的归于寂灭,说得挺吓人的;但是只需想一想,有寂灭就有创生,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走向寂灭,还是重新创生,变化总是有的,变化就是无常的。
所有能够被感知到的东西都是变化无常的,这个观点被认为是正确的观点。
经文: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这里有个惯例,色总是和受、想、行、识四项分开说,在其他佛经中也一样,比如《心经》中。为什么呢?因为从另一角度看,色是客观的,无论是我们周遭的外环境,还是身体的内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受、想、行、识是主观的,是“我”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环境变了,它们也会跟着变;况且身体也是色的一部分,身体消失了,他的感受、想法、行为、认知还能独存?因此,这四项也是无常的,这是正观。
经文: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刚看到这里时,我都不想接着看了。我能感觉到的东西,如空中的彩虹,清晨的阳光,盛开的花朵,只是因为它们是无常的,我就要厌离吗?昙花一现,刹那芳华,不应该珍惜吗?我的身体固然会消失,感受、想法、行为、认知等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变化,但是我仍然可以爱惜它们,热爱它们。这个道理,好像讲不通。接着看吧。
经文: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注意!秘密就在这里。注意!不要误解。
这里揭示了真我的存在,这是秘密。这里说的不是断灭,不是死后就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不要误解。一方面,真我是永生不灭的精神性的存在;一方面它因为无明贪爱而进入物质性的世间。上面所说的厌离,指的是真我要离开这个被造的器世间,回归它的本源。
当你继续看《阿含经》时,你就能发现,佛陀要求弟子们积极精进,他反对消极懈怠。这部经典,真的很有嚼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