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旅游,特别钟情于博物馆,喜欢上了寻古探幽。这个兴趣萌发于某一日打开电视,正好看到央视播放“安徽凌家滩遗址”发掘的纪录片,一看就上了瘾。此后,我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的追踪,然后渐渐对唐朝以降的考古也产生了兴趣。现在不管是出远门旅游还是周围转转,必定把逛博物馆当做第一要义。
先生转业回扬州老家,寒暑假待在在扬州的时间变多了,闲暇之余,畅游扬州的各种博物馆成了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1925/0f3ac0c3106bb5ba.jpg)
高邮的龙虬庄遗址,是我第一次实地观光的考古遗址,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大概7000年到5000年左右,是一处村落遗址。其中出土最珍贵的是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其意义在于,六七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种植水稻了,那些陶文说明骤然出现的殷商成熟的文字肯定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只是这几个字现存的条件下人们还没有办法破译。龙虬庄出土文物最有趣的文物莫过于猪形陶罐,那些陶罐从大到小一字排开,其神态、造型无不神似一只只小猪,萌萌的,可爱得很。做出这种陶猪的先民得是一个多么心灵手巧的人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1925/a8fe2cdc1f2d90ed.jpg)
去考古工地参观的第二处是隋炀帝墓。在此之前,全国有很多地方貌似都要隋炀帝的疑冢,连扬州都有一处,直至2013年真正发现一处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的砖室墓,并且西侧墓中有一方墓志,上书“隋故炀帝墓志”,才确定这里才是真正的隋炀帝和萧后的合葬之处。我去看的时候,感觉很诧异,堂堂一国之君,死后葬身之处竟然如此惨淡。不过,如果熟悉了那一段历史,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筹建了十年之久的隋炀帝遗址公园就要开放了,相信,扬州人对隋炀帝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对他的评价将更为客观和公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1925/7aac6a0f76f7cdc9.jpg)
第三处遗址是汉广陵王墓。这个遗址是从高邮神居山搬迁过来的,据说是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利于保存。这是西汉广陵王刘胥和他王后的墓葬,充分反映了西汉事死如事生的入葬观念。其规模之大、陪葬品之丰富令人咋舌(当然,当江西海昏侯刘贺墓葬发掘后,才知道何谓汉代的“厚葬”)。在广陵王墓遗址博物馆里,你可以知道什么叫黄肠题凑,什么是金缕玉衣,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有多伟大(好像听说浙江河姆渡遗址已经有了榫卯结构了)。刘胥是汉武帝的儿子,他很不走运,太子刘据被废,刘弗陵早死,刘贺被废,一次次他都貌似看到了曙光,一次次希望破灭。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1925/68b87a2a5adf6a64.jpg)
扬州现在有了两座大型博物馆,一处是扬州历史博物馆和雕版印刷博物馆组成的双博馆,一处是新建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双博馆本来是个热门馆,随着大运河博物馆开放,现在有点门可罗雀的感觉。其实要了解扬州的历史还是应该去双博馆,汉唐时代的扬州,以她的繁盛见证了汉唐时代的中国,我的感觉,要了解汉唐的历史,扬州双博馆实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时尚的建筑,现代化的陈设,舒适的观感,对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各有所长,总之,两座大型博物馆,对于扬州人来说实在太有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