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声明:
这是我两年前写的文。然而根据这两年我从亲属的口中获知,先前的那些记述有部分不实之处,因而将此文重新修改并将原文隐藏,重新发布,望周知。
父亲去世后,因为母亲还想要继续工作,于是大姨主动提出来帮我们送小桃上学。
自从我记事起,大姨的的脸上就一直挂着笑容,然而她却并不是个无忧无虑的人。
恰恰相反,她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或许正因为如此,那个笑容才会显得如此耀眼。
一
姥爷曾经是二野的一名解放军战士,追随彭老总一路打到了祖国西南。如果一切顺利,他就将在南方扎根,仕途也一片光明。
但因为离家前曾经定有婚约,姥姥千里迢迢追到了那里,强行让婚约变成了既定事实。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回到了东北,成了一名工人。
几年后,身为长女的大姨出生了。
姥爷当时是有怨气的,所以他并不喜欢这个女儿。
等到母亲出生时,家中条件很差,再加上姥爷的心思也已经收敛,反倒获得了不少的疼爱。
不受宠的孩子通常会有两种发展,一种是彻底的自暴自弃,一种是拼命努力想要获得肯定,而大姨属于后者。
她从小就帮助家里洗衣做饭,担水劈柴,在学校里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劳动表现也很积极。同时他还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唱歌跳舞样样精通。
渐渐地姥爷也肯定了这个女儿,因为她为家里赢得了不少荣光。
但这也付出了代价。
为了赢得“铁姑娘”的荣誉,她在下乡期间抢着干各种脏活累活,寒冬天在刺骨的水中洗衣挑担,致使双手落下了毛病,至今无法治愈。
为了能够演出,他不顾感冒影响到嗓子,拼命练习唱歌,最终导致声音沙哑,也再无法一展歌喉。
因为这种拼劲,她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市里的汇报舞蹈演出,演出结束后,便可以成为党员。
十几岁便可以入党,这绝对是无上的荣光。但这个愿望,最终却没能实现。
二
汇报演出的当天,就在即将登台的前一刻,一个好心的叔叔找到了大姨,让她赶紧躲起来。
凶神恶煞的造反派头头领着一群人冲了进来,四下寻找无果后,悻悻离开。
入党仪式的前一天,领导说大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成为党员。
原因是姥爷是国军起义人员,现在被打成了特务,并且开除党籍。
当天晚上,大姨哭了整整一夜。
她不甘心,此后她仍旧努力表现自己,但无济于事。
姥爷也不甘心,在他的建议下,父女二人做出了一件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姥爷连夜写了一份批斗稿,让大姨在第二天批斗自己,并和自己划清界限。
荒唐的年代,荒唐的大会,荒唐的父女。
荒唐的口号背后,是荒唐的汗水和眼泪。
但这终究没有什么效果,黑五类的身份就像犯人脸上的刺青一样,无论如何也无法抹去。
他们所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头顶的乌云会有散去的一天。
三
一九七六年,姥爷得到了平反。身为国企工人,家中的生活也开始蒸蒸日上。
矿山为工人们盖了一个由楼房组成的村子,每个人都分到了房。
大姨结了婚,对方是她的同班同学,两人曾经在班里同时担任正副班长。
虽然被那段荒唐岁月耽误了学业,大姨却还是因为基础学业的优秀和文艺方面的表现,被委任成为幼儿园园长。她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大姨父后来也当上了矿里的工会主席。
九十年初期,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党员。
但这份幸福却并未持续太久。
九零年以后,企业便开始一步步走向下坡,先是裁员,后是破产,重组之后的矿山也无力维持太多的附属设施,幼儿园被迫关闭。
大姨失业了。为了能够再度找到工作,年近四十她再度拿起已经荒废二十几年的课本,吃力地学习,最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自然教师,后来担任了大队辅导员。
但真正的不幸却在后面。
大姨父的家族有白血病遗传史,他的妹妹便是因此早逝,而下一个轮到的,是他们的女儿,我的表姐。
表姐去世的那年,我十五岁,舅舅家的双胞胎表妹仅仅八岁,我们三个跪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
大姨当时是什么状态我并不知道,不过仅仅是想一想,都会感觉到那份心痛。
中年丧女,失去寄托的二人又无力再度生养,于是选择抱养了一名女婴。
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外地打工者,母亲的职业则有些特殊,当时被冠以古代大户人家的女儿的称呼,现在更是用国王的女儿来代称。
但无论称呼多么高贵,这都是一个不被主流社会和法律认可的行业。
刚开始我对孩子亲生父母的做法很有些鄙视,但听说当时的情景之后,却又无法再苛责对方。
在那笔非法的交易达成后,孩子的父亲双手捧着换来的钱,跪在医院的走廊里放声痛哭。
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生活,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辛酸,又有什么资格站在虚无的制高点上批评他们?
四
大姨和大姨父将这个孩子视作自己的全部希望,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抚养她长大。
这当中有疲惫,有辛劳,有担心,有发愁。也有欢乐,有温馨,有欣慰,有满足。
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老两口更多感到的是幸福。
但世间事总是那么难以预料,平安和快乐,对有的人来说就好像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看似近在眼前,却怎样也无法触及。
将大姨父的妹妹和女儿生命夺去的那个疾病,终于还是降临到他的身上。
在孩子即将成人,自己即将退休,马上可以享受晚年的前一刻,他带着担心和遗憾离开了人间。
熟悉的殡仪馆,熟悉的火葬场。没人知道那几座焚化炉内,到底承载了多少人的哀伤。
小姑、女儿、父亲、母亲、爱人。大姨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但这些苦难却并未将她击垮。
五
表妹长大了,大姨也退休了,但她并没有选择在家悠闲地安度晚年,而是四处奔走,用自己的余生继续发光发热。
她参加了市里的老年艺术团,无偿进行各类文艺表演;她帮人收拾家务,帮我们接送孩子,帮助邻里解决各种困难。
她并不图钱。对于大姨来说,一声发自肺腑的谢谢,一句真是好人的夸奖,就足以让她笑得无比灿烂,对她而言,这胜过金山银山。
结语
我不觉得大姨的一生有多么的凄苦,甚至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世间众多平凡的经历之一。
但世人缺少的,正是那种历经风雨后的平静,饱经苦难后的坦然。
网友评论